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台州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助力美丽城镇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9-21 09:34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台州市以产业为核心,以创新制胜为战略导向,突出党建统领,有效链接企业与农村、产业与农民,深度整合党组织、企业、农户三方力量,进一步深化党建统领、激发产业活力、数字赋能发展,形成党建引领“共富工坊”的台州模式,真正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富裕新动力”,助推美丽城镇建设。

发挥党建引领力,打造强基工坊

“共富工坊”具备着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属性,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强村富民的发展胜势。如椒江区以党建联动为牵引,全力打造“共富工坊”,以“共富车间、专线”为基础,探索统一组织、接单、派工、验收的模式,畅通村企双向合作渠道,为村民共富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临海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动联盟、村集体、企业和农户,建设以“厂房式、车间式、居家式”为主要形式的“共富工坊”,推动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温岭市推动美丽城镇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同行共进,通过探索打造来料加工式、产业赋能式等“共富工坊”模式,开出“共富良方”。截至目前,温岭市共有“共富工坊”57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建成“共富工坊”113个,已帮助494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为村民月人均增收500元至1000元。

发展兴乡富民产业,厚植发展潜力

整合人力、资金、技术、闲置土地等资源要素,带动产业进乡村,把就业机会引流到农村一线,把致富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如黄岩区坚持产业兴农,深挖乡村资源禀赋,以“小工坊”撬动“大产业”,建成“农旅融合式”“产业赋能式”等工坊14家。培育发展电商、直播等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其中沙埠镇“众小满共富工坊”依托电商平台,将小连姜特产推广至上海等地,年产值超过300万元。天台县雷峰乡由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示范,鼓励农户用手机当'农具',通过直播带货销售茶叶等农产品。今年4月份成功举办“红色村播”助共富暨天台山云雾茶宣传推广活动,吸粉24万人次线上互动,助农增收15万元。三门县横渡镇由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统筹对接全镇农副产品供应商,对蜂蜜、牡蛎等农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营销,通过“红色直播间”“书记带货”等方式提升农副产品销量,目前已带动当地农民再就业30余人。仙居县田市镇水阁村依托农业产业服务中心打造2520平方米的“共富工坊”示范样本,承接彩灯、圣诞树等加工订单,已辐射带动田市全镇23个村1000多名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数字赋能共建共享,打造发展工坊

打造“数字+工坊”工作模式,通过数字化场景应用联通销售渠道,保障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品牌化发展。如玉环市依托“数字智造工坊”建设行业应用及服务集成中心,用活用好产业链党建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并由乡镇两新工委联合阀门行业协会党组织开展“小微企业数字转型专场服务活动”,提升企业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能力。目前,“数字智造工坊”惠及110多家中小微企业,平均利润率提高10%以上,累计帮助53家小微企业推进数字化改造。临海市由市社会事业发展集团牵头,成立市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全市面上“共富工坊”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工坊有序发展、有效运营。探索搭建“服务、管理、信息、效益”四维融合的数字化运行平台,对接发布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户的劳务供给信息,动态展示订单、供货、加工、产值等信息,实现“人岗适配、一屏智显”。路桥区横街镇在超市等人流量密集地建立“共富柜台”,结合线上数字平台减少信息差,借力数字赋能,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构建“共富工坊”微成长、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格局,更好地串联起村居、企业、商超、农户,实现多方共赢,预计全年带动3000余名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台州市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