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嘉兴市南湖区立足实际推动“大综合一体化” 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 2022-09-07 08:56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嘉兴市南湖区坚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整体思路,依托数字化改革的实践应用,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发挥多跨协同、高效联动的优势,精准锁定“融平台、快办案、促闭环、强治理”的改革路径,持续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取得标志性成果。目前,已高规格建成区与镇街两级的综合指挥平台,搭建违法线索30分钟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重融合、强集成,搭建多跨协同指挥体系

一是一个平台抓统管。区级层面建成综合指挥中心,向上承接省、市各应用体系,横向集成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部门应用。镇街层面建成综合信息系统,融汇整合12345、96345、基层治理四平台、掌上执法等平台,形成全科治理网络,并与区综合指挥中心打通对接。建立健全资源共用、数据共享、案件共商、协同共处四大机制,搭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多跨协同联动指挥体系。

二是一支队伍管执法。将“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精简队伍、力量下沉的整体思路与一平台统管的指挥体系充分融合,达到人机交互的最佳匹配成效。通过精简执法队伍3支,形成“1+6”执法队伍架构。组建11支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构建执法任务和力量主要在基层的“金字塔型”行政执法结构。按照向镇街拓展,与村社网格治理相衔接融合的方向,融入“基层治理四平台”一体运行。目前,已有65.3%的执法力量下沉至镇(街道),且全部纳入镇(街道)综合执法平台统一管理。

三是一张清单明权责。区综合执法局共承接处罚事项1668项,占全区处罚事项的36.67%。作为改革牵头部门,与全区六大专业执法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重新签订配合协作、应急响应、争议处理和案件移交机制,明确“事项划转,监管不减”的总体执法监管配合架构。在省赋权目录库中选取149项事项编制镇(街道)具体实施的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统一赋权至各镇(街道),由各镇(街道)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和执法队,明确队伍组成和内部分工,推出队伍管理制度、执法人员行为基本准则等统一规范文件,构建制度明晰的工作责任链,为高效指挥调度奠定坚实基础。

广巡查、快响应,构建全流程执法闭环

一是完善机制助推快速响应。充分发挥全科网格员的“站点吹哨”作用,完善常态化网格巡查机制,将巡查内容与巡查方式加以明确,便于精准高效发现违法线索,并第一时间通过平台上报。将智能视频监控抓拍作为获取违法线索的重要辅助手段,为非现场执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搭建违法线索30分钟内快速交办处置机制,确保问题快速研判、交办、响应、处置。例如针对人行道违章停车、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要求镇区(城区)15分钟内、村域30分钟内抵达现场,开展执法办案工作。

二是部门联动形成执法合力。针对涉及多部门职责、案情复杂的违法线索,综合指挥中心快速研判、发出联合会商指令,相应执法部门派员参与联合会商、必要时制定联合执法方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有效提升多部门沟通协作效能。例如8月上旬,新嘉街道网格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越秀北路某餐饮店存在占道经营和油烟扰民情况,第一时间拍照并上报平台,指挥中心交办生态环境和综合执法部门处置,两部门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相较于以往各部门各自为政,重复上门执法检查的情况,极大缩短了响应时间,形成了联合执法合力,提升了执法实效。

三是及时反馈形成执法闭环。对于通过现场宣传教育、劝导、及时整改到位的问题,由执法人员将整改情况上传平台,形成有效反馈,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抓落实。对于需要立案处罚的情况,则转入网上执法办案平台,规范立案、法制审核、自由裁量、处罚决定、执行等各环节,建立电子执法档案,统一归集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活动信息,做到线上受理、线上办案、线上审核,执法线索线上流转、执法取证规范高效,执法过程精准把控,确保每个案件在办理各环节全程留痕。

强执法、促公正,形成多元融合治理格局

一是全科模式综合查,提升执法效能。区综合执法改革专班联合16个区级部门,共同探索基层治理平台和“综合查一次”的数字化融合推进模式,坚持“大场景、小切口”,覆盖“一件事”场景45个,基本达到全区事项场景的全覆盖。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高频高危领域,区分不同监管场景,梳理形成不同的“执法菜单”,实施“综合查一次”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检查对象受检频次下降和执法效能提高均达到60%以上,切实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已开展“综合查一次”227次,检查830户次。

二是预警模式早干预,提升执法温度。综合指挥平台整合公安、综合执法16907路视频监控终端,为“探头站岗、鼠标巡逻、指尖监控”模式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在市本级率先推出人行道违停预警模式,通过视频监控锁定违停车辆,点对点向车主发送违停预警短信提醒,15分钟内驶离不予处罚,既给予车主纠正违法行为的机会,又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据统计,2022年以来,已发送违停预警短信91317条,即时整改率达到63%。创新推出轻微违法免罚机制,对情节轻微的高频事项实施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采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方式开展,起到普法和治理的双赢效果。

三是重点领域严处罚,提升执法力度。对于承接的25个方面1668项处罚事项,主动作为、靠前执法,在长期无处罚事项领域寻求突破。针对城市管理乱象,加大执法力量投入,组织执法辅助人员持续性对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吊乱挂等加强巡查整治,发现违法的由执法人员快速跟进处罚;对于工程建筑领域环境污染、乱倒渣土的行为,抽调骨干执法人员组建执法专班重拳出击,对发现的线索一挖到底,严格处理利益链条上各个违法行为。(嘉兴市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