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慧眼”感风险 “智脑”控安全——柯桥区打造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3-01-10 11:4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自省建设厅确定柯桥区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以来,柯桥区通过物联传感“慧眼”发现问题、数字化应用“智脑”处置问题,于2022年6月建成全省首个“城市运行安全一体化作战平台”。2022年8月,柯桥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工作获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相关领导充分肯定;柯桥区“浙里城市生命线”应用成功入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

硬核数控,构建城市安全处置“智慧大脑”

柯桥区扎实推进应用场景部署,贯通省市区三级数据。一是“一台”集成治理。整合、汇聚静态管理和动态监测数据,建立一体化作战平台,完成城镇燃气、城市内涝、城市桥隧等场景的对接部署,实现上下级数据互通。二是“一图”分级管控。通过系统分析、识别生成“空间风险隐患分布三色图”,实现风险分级管控。自2022年6月份以来,已有效预警防范突发险情89起,全区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5%,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5%。三是“一池”数据共享。汇聚全区风险点、危险源、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防护目标信息,建立三维可视化数据信息池。目前,平台平均每分钟采集监测数据10504条,累计整合数据32亿条,有效实现“数据可取、数据可控、数据可用、数据可靠”。

靶向感知,创建城市安全监测“智慧天眼”

柯桥区因地制宜,合理布设传感设备,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监测“一张网”。一是抓点,高精传感。建立多项监测指标,透彻感知各项监测数据。目前,已接入传感器3200余个。结合分析模型,实现超前预警,让“快速响应”成为可能。二是联网,高密监测。监测范围已覆盖柯桥主城区重要区域和三个亚运场馆周边,有效监测各专项管线长度达800公里。三是破难,高质共享。破解业务分散、部门协同共享不够等问题,成功对接公安、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公共视频和监测数据,打通基层治理“四平台”,形成一套数据来源多元化、预警处置跨部门的隐患防控闭环流程。

立体保障,组建城市安全运行“智慧天团”

柯桥区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工作的可持续运行模式。一是标准化“运维”。出台《柯桥区城市生命线及地下空间综合治理集成应用作战平台管理制度》,建立分级预警接报处置体系,实现全天候响应、处置高效的运维管理机制。二是常态化“体检”。起草《柯桥区城市生命线及地下空间综合治理监测感知网建设实施方案》,将安装监测设备费用纳入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索监测感知网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精准化“覆盖”。出台《关于加快实现全区非居用户燃气报警装置在线监测的实施意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城镇瓶装燃气非居民用户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联网实时远程监测,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此次会议精神,继续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浙里城市生命线”应用部署、数据贯通、功能优化、个性升级,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为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工作提供更多硬核成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