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治理下沉助力社区精细化建设 |
||||
|
||||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松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综合执法力量进社区,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参与社区管理工作,从源头上发现并解决社区治理这一基本单元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将矛盾化解在社区,隐患消除在楼道,深入基层“绣”出了文明之花。 转变执法模式,打通服务末梢“零距离”。以“服务+监管+执法”理念,在南城3个新建小区设置“执法暖心驿站”,整合执法、物业及职能部门资源驻点办公,成为城市管理的落脚点、综合执法的支撑点和居民工作的交汇点。开展“执法进小区”法制宣传10余次,制作宣传告知牌和温馨提示12块,张贴、派发五部门联合公告30余张,切实为小区业主主动提供前置服务,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追责向前端服务管理转变。启动小区违法建设信息物业报告制,以源头管理、执法前置的形式积极推进“无违建”创建工作。通过“一人专一区”模式设置1名专职联络员,全面负责该小区的物业对接、信息收集等,并落实“每周一对接、每月一例会”制度,做到违法建设早发现、早协调、早处置,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小区违法建设“零增长”。 升级工作理念,打造多元执法“零懈怠”。以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为理念,采取“错时执法”方式,实施“五落实”(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工作,全面加强社区周边的乱摆摊设点、餐饮油烟污染扰民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巡查整治力度。同时,安排部分执法队员定人定点联系社区,强化走访巡查、入户问需,及时处理责任片区的相关违法行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可直接与社区联点执法队员反映,简单问题由联点执法队员直接解决,复杂问题由联点执法队员向所在中队负责人汇报后,安排机动力量增援,必要时开展联合执法,确保基层治理工作不脱节,执法工作不缺位。截至目前,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已开展环境整治活动7次,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对229户养犬户进行入户走访,赴9个城中村、社区,4个公园广场等重点场所开展“三改一拆”、秸秆焚烧、文明养犬等政策宣传,收集民心民意49条,纠正不文明行为30余起,化解矛盾争议4起。 突出治理手段,打响社区建设“长久战”。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抓反复、反复抓,抓经常、经常抓,抓动态、动态抓的治理模式,实现“管理员”向“服务员”的转变,切实将执法力量根植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及时处置和消除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私搭乱建、圈绿占绿、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各类违法问问题,全面深化社区基层治理。同时,强化群防群控,建立互动机制,引导居民共同为综合执法建言献策。积极通过居民“点单”、执法“接单”、全程“晒单”的“订单”式执法“兜底”服务,对各类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回访,以常态化监管模式,确保问题清单“销号清零”,为社区居民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松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