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立足“五个维度”创新全力打造城市无障碍环境重要标志性成果 |
||||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杭州市以服务保障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围绕破解残障人士“出行难、办事难、交流难、看病难、旅游难、如厕难、停车难”等民生问题,努力保障残障人士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无障碍环境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立足城市环境,突出全域覆盖创新。一是全市域“减存量”。以交通枢纽、城市道路广场、城市公厕、行政(党群)办事服务窗口、医疗服务机构、体育健身场所、居住小区(社区)、宾馆酒店等为重点,市区两级工作专班200余人历经4年作战,推动12轮城市侧重点领域无障碍问题大排查、大整改,覆盖全市13个区、县(市),累计整改问题14万余件,成为国内继北京市(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后推动无障碍建设力度最大的城市。二是全流程“控增量”。首次将无障碍设计专篇、施工图强审、现场体验、质量监督报告等纳入基本建设程序,把牢“设计关、审批关、施工关、验收关、体验关、整改关”,并首次通过政府规章的形式,明确新建项目竣工验收前邀请残疾人专家体验,确保新建项目无障碍问题“零增长”。三年来,组织新建项目体验验收700余次,无障碍要素抽检合格率由60%提升至95%以上。 立足数字之城,突出场景应用创新。一是打造“轮椅导航”全国第一城。杭州市率先成为全国首批高德地图“轮椅导航”试点城市。完成“轮椅导航”1.0版,涉及297座地铁出入口无障碍电梯、28座人行过街无障碍设施和1573座无障碍公厕实现了高德地图可搜索、可应用,在国内城市无障碍点位地图导航中体量最多;并推动“轮椅导航”2.0版升级,涉及150座医院、144个行政(党群)服务中心、93家宾馆酒店、111座公园、17座图书馆、27座博物馆、54家商场、132家银行、35家体育馆等点位完成信息标注。二是推出“小莫”数字人全国第一款。“小莫”数字人具备手语识别和手语播报的双重能力,率先探索构建国内不同地域的手语手势数据库,覆盖亚运赛事、旅游服务、新闻传播、日常对话等应用场景。其中,在西湖景区覆盖43处共657个景点。“小莫”数字人与“手语姐姐”均通过“无障碍服务在线”平台,首次面向全国提供24小时免费手语服务。 立足城市文明,突出两个礼让创新。一是倡导礼让盲道。在城市广场、医院、文体设施、商业区、地铁口等人流量密集且盲道易被侵占区域,喷印“礼让盲道”提示标语9100余处,引导市民在遵守“礼让盲道”约定的基础上关爱残障人士,让盲道成为杭州的文明之道。同时,派出一支特殊的“宣传队”——共享单车,发出‘文明骑行,礼让盲道’的语音提醒。杭州共享单车的文明语音覆盖率已达90%以上,日均提醒67.5万次,一次次的提醒,让“文明礼让”入耳入心。二是倡导礼让无障碍卫生间。全市有独立第三卫生间或无障碍卫生间的公厕全部张贴礼让标识:“文明有我,礼让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本设施优先为残疾人、孕妇、老人等行动不便者提供服务”。“两个礼让”逐渐成为杭州“礼让斑马线”后的城市文明新名片,充分彰显了“浙江有礼”的文明氛围和杭州的城市温度。 立足城市治理,突出长效保障创新。一是纳入“数字城管”采集,发挥平台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的优势,形成快速发现、及时解决无障碍问题机制。今年以来,已整改无障碍设施相关问题5.6万余件。二是搭建“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引导市民通过“浙里办”、城市大脑、支付宝等入口,以图、文、视频等方式进行问题有奖举报,已受理市民举报近300件。三是融入“e路无碍”无障碍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平台,杭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助力无障碍建设在全国开创“杭州经验”。四是强化刚性执法与柔性执法结合。对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劝导为主,今年1月至9月,共教育劝导侵占无障碍设施行为68521件。五是推动全社会共治共享。遍布城市天桥、地道的“天地行”志愿服务队为更多人的畅行扫清障碍;杭州本地企业积极共建,蚂蚁公益基金会开展“我为杭州修盲道”公益活动,并捐助100万元参建打造了全国首个山地无障碍的杭州动物园。 立足共同富裕,突出文化共享创新。一是加强文博展馆无障碍建设。创建24所无障碍示范学校;4家省级博物馆、9家市级博物馆、11家区(县)属地博物馆实现无障碍全覆盖;完成260余处党群活动中心、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阵地”无障碍建设。临安博物馆、良渚博物院、杭州图书馆、运河大剧院等打造示范亮点;无障碍观影活动别出心裁、广受喜爱。二是首推5条无障碍旅游线路。包括“西湖风景·南宋风华”“茶香古韵遇杭州”“千年运河·非遗传承”“文明曙光· 世遗良渚”“潮起钱江·湘湖印象”等主题线路,让残障人士尽情享受杭州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三是完善电脑端、手机移动端无障碍应用优化。全市51家政务网站完成无障碍适配改造;“浙里办”APP涉及“杭州网上办事”等35个子版块实现无障碍版升级;杭州公交APP、杭州银行APP、支付宝等实现无障碍适配改造;杭州120、110、119等实现文字一键呼叫,改变了过去不具备文字信息报送和文字呼叫功能,为听障、语言障碍人士提供自主呼救需求。(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