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椒江“都市新风尚”风貌样板区:创新打造城市新面貌


发布时间: 2023-11-14 18:3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都市新风尚”风貌样板区位于台州城市功能核心区,紧邻台州市区45度城市时空轴,是椒江功能最集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地区。2023年以来,椒江区以“流彩和合里·台州都市芯”总体风貌定位为核心,全面推进“都市新风尚”城市新区风貌区创建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城市形象、文化品牌、业态提升、生态环保和智治优化等多方面的提升,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空间提质,形象重塑,内外焕新

一是唤醒消极空间,见缝插针提升环境品质。挖掘风貌区内边角地、闲置地等空间,因地制宜、补绿增绿,打造处处可见的口袋公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打破建筑边界,拆除部分临时围挡、临时建筑,无缝衔接周边公园生态,将空间还于城市,实现消极空间与城市景观的融入。在闲置地下空间植入文化体验、创新创作、实践培育等功能,改造成集互动式参与、沉浸式体验的文化公益基地,实现共富风貌驿的呈现。

二是改造重点区域,精修细雕提升视觉效果。对入口空间、景观轴线、街道界面、活力节点等视觉焦点实施重点改造、精致提升,进一步增强视觉吸引力,提升整体形象。按照城市美学原则和亮化要求,对街道、建筑、店招和公园的亮化进行整体提升,使夜间照明不仅“亮起来”,更“靓起来”。改造工地围挡为艺术围挡,嵌入台州非遗文化、公园创意Logo、人体互动景墙,打造第一幅台州特色的高品质围墙长卷轴,实现围挡颜值和观赏价值的双提升。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兼顾营造多维场景。推进风貌区线性绿带贯通,互联互通公园漫步带、沿河绿道和社区绿道,串联周围地块,融入健身康体、智慧互动、标识标牌、城市家具等系统,并梳理林下种植,打造服务于市民的乐活绿带。丰富地面休闲游线,实施MIX合空间改造、东入口公园建设等项目,设置彩色停车场、中央集装箱,同时植入滑板、篮球、亲子乐园等体育场地,提供更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选择。

提炼文化,集聚业态,活力倍增

一是提升文化品牌的示范引领水平。以创建省级风貌样板区为契机,融合年轻基因、时尚商业、文化秀场、展示传播等多种特征,整体提炼椒江城市文化品牌。建立风貌区形象识别系统,将风貌区“休闲韵+科技感+商业味”的文化品牌打造成一个鲜明的文化标识。打响“椒享乐”、“青椒市集”等公共文化品牌,举办特色活动,扩大网红活动推广范围,提高公共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植入时尚潮流的青年生活方式。将腾达广场打造成集生态休闲、快闪运动、艺术展览、创意市集于一体的城市广场,为市民带来全新的休闲体验。在MIX合空间内嵌入邻里休闲、快闪运动、艺术展览、创意市集、汽车后备箱集市等模块,实现和合公园再度“出圈”。以节假日和历史文化为契机,举办腾达摊玩·卯兔喜乐市”、“和合公园‘青椒市集’·元宵灯会暨非遗展览”、“聚椒耀达路、璀璨台州夜”2023欢乐生活节、草地音乐会等活动,展示椒江“乐”享生活的理念。

三是建设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商圈。引导意得百货、第一时间生活广场、巨鼎广场、现代天地等大型商业体实现业态提升,全力引进和培育新业态,结合新品店、体验店的植入以及更多美食餐饮、文化娱乐和互动性项目的入驻,营造全天候、全时段、全领域的消费业态,注入更多时尚、文雅的“烟火气”,打造椒江最有人气的城市新地标。

创新机制,精准实践,智治升级

一是创新运营模式。树立商业外摆制度,在腾达中心和东商务区因地制宜采取“店铺外摆”方式提供商业服务,持续拓展消费场景,促进城市的夜经济多元化发展。聚焦青年发展需求,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范经营、社会监督,打造开放、自由、共享的创业平台--“青椒市集”,鼓励青年人通过定点摊位或者汽车后备箱进行创业创收,为青年人的“创业梦”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首创“青年工作联席会议青年代表列席制度”,邀请青年代表列席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充分发挥青年“两代表一委员”、团代表、青年群众代表的政治参与和监督力度,拓宽青年声音的表达渠道,为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探索打造小区会客厅”“1+5+X”建设模式,打造集基层党建、自治共治、民生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社区治理平台,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促进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协商解决问题。

三是创新数字应用。引进智慧排水、智慧停车、智慧能源等创新应用,推进市政设施管理感知网络系统和基础设施智慧化融合应用,利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打造智慧化风貌区治理平台,搭载城市风貌区特色应用,包括风貌管控、智慧交通、智慧环卫、智慧商圈、管线安全运行等内容,接入台州市级统一平台,搭建集监管、运营、分析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化片区管理新模式。(台州市椒江区城乡风貌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