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打造杭州上城望江垃圾分类治理新模式 |
||||
|
||||
为进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紧紧围绕党建助推垃圾分类为重点,多措并举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以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新局面,打造上城区望江治理新模式。 一抓党建引领,提升全域分类质量。望江街道以“红叶之家”业联体为引领,充分发挥物业、党支部、党员、部门协同的多元合力,以示范小区争创为抓手,开展党建助推专项行动;推行“三包”房长责任制,组织各社区党员志愿者、楼道长、居民小组长,进行垃圾分类理念全域进楼,全域化开展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全域化推进常态巡查指导,推进生活垃圾全域分类质量提升。 二抓分类考核,量化绩效有据可循。望江街道根据自身出租户多、流动性强、分类小区短小精干地域特点,开启了垃圾分类“望江模式”定时定点管理;深化与属地的联合网格化管理,完善投放清运点位监督考核制度;辖区6条涉及亚运会道路,街道“化散为整”采用“一点一策”针对性地解决不同集置点存在的难点堵点。 三抓数智赋能,完善清运管理体系。望江街道全域化实施投放点智能监控,及时有效提醒分类责任单位整改,从严压实问题“快速发现、即时响应”的闭环管理;推进“两网融合”资源回收体系,全面搭建起了社会化资源回收、运输、复核的全过程数据链;以未来社区打造和小区微更新为契机,通过建设智能化集置点、投放点(房)监控,有效实现垃圾全程分类、实时监控、智慧管理。 四抓“幸福驿家”,形成分类回收闭环。望江街道打造“小区-社区-街道”三级迭代分类网络形成回收闭环。重点对体积占量大、份量轻的白色泡沫、快递包装袋,玻璃等低微价值物品,采用“人工+智能”回收模式,有效解决了白色泡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打造“清道夫·幸福驿家”共建联盟回收站点,设置“再生缘”数字驾驶舱,实时播报回收价、量数据,直上“云端”减量透明,上半年回收量超过6854吨。 五抓宣传培训,氛围营造全覆盖。望江街道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各社区积极组织动员条线资源整合,全面发动党员志愿者参加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分类辅导工作。结合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单位进行日检查、即整改、周督导、月通报。上半年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科普知识14428册,各类更新标识1465张,通过第三方垃圾分类专业机构组织培训47次,各社区实行每月入户665户宣传考核制,分类氛围浓厚。(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