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全域建成“一体化智能办案中心” 打造执法规范化示范高地


发布时间: 2023-11-17 15:24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平湖市围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平湖模式、开辟“具有辨识度”的平湖路径为目标,聚焦“枫桥式”、“规范化”两大理念,倾心打造安全、规范、智能、服务、高效的执法办案场所,创新平湖基层集约化执法体系,推动“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案,现全域8个镇街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打造科技化基层队所,执法保障更有力度

一是高站位谋划,实现“理念升级”。以统一、规范、实用为原则,率先出台推进建设集案件办理、案件审理、案卷管理、涉案财物管理、执法装备管理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办案场所。紧扣“指挥、办案、审核”等核心环节,明确从立案至结案全要素闭环式管理模式,全域8个镇街全部建成以“一队三室”为主要功能“一体化智能办案中心”,进一步提升办案效率。

二是高标准配置,实现“系统升级”。坚持科学实用原则,配置红外测体温功能安检门、AI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智能储物柜、RFID物联网技术涉案财物管理设备等,保障办案区域安全、办案信息安全、办案财务安全。自主开发智能化内部管理软件,重点实现电子证据的保管刻录,案卷的分类管理,文书电子送达等功能,实现对办案过程的全流程管理。

三是高质量运行,实现“指挥升级”。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实战,充分发挥总协调和总指挥的枢纽作用,有效整合综合治理、四个平台等分散的指挥平台化学融合为镇街道一体化指挥室即“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实现属地全域实时监控、指挥调度、事前预警等功能。今年3月底,我市基层智治平台与行政执法监管数字应用两平台已实现系统贯通,实现了从网格员上报到执法部门反馈办结的全流程闭环处置,现已流转处置线索680余条。

拓展增值化办案功能,执法办案更有精度

一是创新案件办理流程,仅“现场办”变“可远程办”。实现在线远程视频询问功能,应对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或当事人行动不便等不能到达行政机关接受调查的情况,彰显执法“人性化”。实现远程案情研判、在线案件协同审理功能,在基层遇到大案要案时,可邀请本级主管执法部门、第三方驻队律师等法制专业人员远程会商,协同基层精准断案。

二是前移法制审核关口,仅“事后把关”变“实时指导”。实现实时指导功能,通过在询问室内配置的全程高保真录音高清晰录像设备,方便法制人员在重大案件、疑难案件时提前介入,同步实时监听观看、参与询问调查,同步开展办案指导,破解事后审核时出现询问笔录中重要问题未解答,案情未厘清等情况,切实提升询问质量。

三是再造案卷管理流程,变“抽屉件”为“电子卷”。依托内部管理系统和智能储物设备,实现了案卷管理数字化、卷宗存储自动化、进出库手续智能化,从而杜绝“口袋卷”“抽屉卷”现象,确保案卷、卷宗不出办案室或档案室,有效防止了案卷和卷宗的丢失、损毁、泄密等问题发生,进一步筑牢执法安全信息屏障。

构建一体化执法格局,执法环境更有温度

一是以“服务”减轻群众负面情绪。以群众为中心,努力缓解涉案当事人的思想压力,在接待大厅设置等候休息椅,增加执法宣传电视,循环播放普法知识,提升法律安全意识。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结合“一窗受理”,拓宽信访接待、受理投诉等功能,快速完成身份采集、信息登记、物品暂存等环节,工作人员全程接待引导,节约当事人时间,提高群众有感。

二是以“集约”破解分散办公模式。以“物理整合、化学融合”为理念,集聚“2+N”属地执法部门,融入“整圆”思维,形成物理上的“合署办公”,变“分散”为“集中”。加入“集约”理念,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实战实效,以整体政府理念合力推进,让群众从“找多个部门”变为“找一支队伍”,从“到处跑”变为“跑一处”。

三是以“制度”强化执法规范提升。出台《平湖市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一体化智能办案中心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平湖市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智能办案中心”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率先以钟埭街道一幢楼、新埭镇一个院子、新仓镇一层楼的形式开展集约办公一体办案场所“模板”建设,以制度规范建设和使用,切实发挥“一体化智能办案中心”作用,实现执法质效与群众满意双提升。(平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