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召开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竞赛媒体通气会 |
||||
|
||||
11月1日上午,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召开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竞赛媒体通气会。会议通报了全省城市公园建设情况和本次设计竞赛启动情况,杭州市、海宁市分别介绍公园绿地建设以及开放共享工作相关做法。 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昭晖,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唐宇力,海宁市住建局局长吴一平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姚昭晖指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催生了新需求和新期待。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绿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市民向往自然、游憩运动、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活动空间。要不断探索公园绿地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寻求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更加突出人的属性,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放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宜居宜业美好城市建设的大目标大场景中去把握,让广大市民在公园绿地中享受自然生态、享受公共服务、享受交流交往,进而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随着发展阶段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公园绿地建设也将由增量建设为主走向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原来的主要关注生态功能转向更加关注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园绿地这一公共空间载体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姚昭晖强调,公园绿地改造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的基底上增加功能、迭代升级,应坚持四条原则。一是坚持公园属性。要始终不忘初心,公园改造提升的成果是更高水平的公园,而不是其他。在坚持公园基本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规划具有复合价值的场地空间,为老百姓提供公园绿地的增值服务。二是坚持公益取向。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的,为公众提供个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公园改造提升必须坚持公益性这一价值取向,公园姓“公”,公益性、普惠性是第一位的,要正确处理公共属性和增值服务的内在关系。三是坚持问需于民。要始终坚持“人民公园人民建、建好公园为人民”。要开展深入调研,听取社情民意,系统全面掌握群众高期待的公共服务、高需求的配套设施等基础信息,形成需求清单,为设计方案提供支撑。四是坚持可持续运营。公园绿地引入公共服务,既要谋划好怎么建,更要谋划好怎么长效运营,做到建设方案和运营方案统筹谋划、一体实施,做到不仅仅是一时受欢迎,而是长期受欢迎。 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潮新闻承办,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协办,以“以人为本、开放共享”为主题的全省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方案设计竞赛现已正式启动。借助此次大赛,加快推动公园绿地建设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公园绿地的增值服务,努力把公园绿地打造成为市民交流交往、共享公共服务的城市客厅。 报名网址:https://zzhz.zjol.com.cn/material/vote/projects/2023zj-park-design-competition/ 奖项设置:本次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根据大赛评审专家委员会推荐的获奖等级名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获奖奖项及名单。(厅城建处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