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住建局打造分期验收“5V”模式 助力工业项目“加速跑”


发布时间: 2023-11-21 15:3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温岭市住建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改革,率先在台州市推行分期验收制度,对已经满足使用功能的单体工程开展单独竣工验收,有效缩减建设时间和建设成本,破立并举助力工业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收益。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分期验收项目109个,共分成226次进行“单幢先验”,帮助企业缩短投产时间6—18个月,缩减成本超5亿元。

量体裁衣,建立全要素“微标准”。紧跟企业需求“风向标”,2018年出台《关于优化完善工业企业生产性建设项目质量竣工验收程序的通知》,明确分期验收相关要求。持续升级完善配套政策,2022年出台《温岭市住建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服务保障“强工兴市”战略十条措施》等,深入细化分期验收实施范围、实施条件、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具体要求,有效压缩建设周期,推动工业项目早投产,减少企业投产“空窗期”。

精准破题,创新全流程“微机制”。按照“功能独立、确保安全”原则,打破原先“需所有工程全部完成后方可验收”模式,调整为“按企业所需分期、分幢验收”,自规部门出具规划核实说明材料,消防窗口出具消防验收(备案)证明,质安中心出具质量监督报告,验收合格即可单独投入使用。实施单幢测绘,破解工业企业厂房急于投入使用和无法一次性完成竣工的矛盾和实际困难,每竣工一幢即可进行面积实测并备案,为工业企业分幢验收、不动产登记提供必备条件。截至目前,完成项目分期验收236.7万平方米,受益单体建筑266个。

闭环联动,实施全周期“微管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按照“一件事”套餐集成服务思维,采取内部互通方式,搭建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推行“联合验收”机制,部门间协同审批,变过去“单对单”服务为“协同多对一”服务,实现多个部门“协同办”,集成点单,减少多头验收,从提交资料到拿到验收证书,最短实现当天即可投产,为企业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加产出效益。今年共有申请实施项目6个,总投资约3.67亿元,平均提前投产12个月。

无缝衔接,激活供应链“微循环”。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改变以往竣工验收后才可以进场安装设备的局面,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初验收后,同步开展安装调试,大大缩短投产周期。特别是大型设备或者安装期较长的机器设备,经批准同意后可在主体结构验收后进场安装调试,全程可帮助企业缩短投产时间3—12个月。同时,创新“零地技改”审批模式,形成旧厂房高效利用和工业项目快速落地“双赢”局面,撬动企业发展活力,实现设备不外移、生产不断档。如对富岭科技年产20000吨可循环塑料制品、20000吨纸制品、10000吨全降解塑料制品技改项目实施分期验收30余万平方米,助力企业早投产。

品质保障,推送一站式“微服务”。精准排摸企业分期验收需求,建设单位确有提前投入使用需求的,纳入意向项目库,由项目服务小组落实专人跟踪项目建设进度,既当服务员又当监督员,积极为企业提供项目施工、验收、监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针对项目实际情况,按企业需求主动提前介入,及时做好政策指导等服务,避免企业后期验收走弯路。2022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预先介入服务120余次,重点指导富岭、康富特、温尔思等近百家企业项目做好项目分期验收前期管理。(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