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阳登云未来社区:城市更新联动未来社区的“登云模式”


发布时间: 2023-11-29 10:3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登云社区滨溪居住区于2000年以前建成,房屋结构、基础设施、人群年龄的“三老”问题尤为突出,作为全省第六批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在创建过程中聚焦“城市更新+未来社区”联动打造理念,通过空间腾笼换鸟“换新”、服务模式迭代“创新”、居民归属体验“焕新”的“三新”路径,让社区场景活起来、公共服务暖起来、烟火生活多起来,探索未来社区“自造血、自运营”2.0模式,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浙江省示范型老年食堂、五星级老年照料中心”等多项荣誉称号。

统筹空间优化布局,推动老破小重塑新样貌

盘活空间资源,完善短板设施。针对社区现状公服设施老旧、面积较小、使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微更新”改造理念,充分挖掘辖区内闲置老旧房,实施建筑加固、加装电梯、道路提升、慢行系统串联等八项细分工程,有效整合、改造室内外低效空间1.47万方。通过腾笼换鸟,让老旧空间焕发新生,实现场景设施功能性、舒适度、温馨感的极大提升。

适老宜幼改造,实现复合利用。登云社区老龄人口占比33%,0-3岁人口占比1%,3-6岁人口占比1.3%。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在空间打造上既做到功能分区的安全性、合理性,又实现老幼空间隔代相融复合使用。对老人、儿童使用区域的场景节点进行适老宜幼化改造,增设无障碍电梯、坡道、卫生间、淋浴用房及儿童专用卫生间等,实现居民满意度达98%。

惠及周边村社,夯实共富根基。突出高效与共享的公共服务使用机制,重新选址社区智慧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增配面积750平方米,重塑社区15分钟生活圈,引导社区生活圈设施共享并逐步辐射周边38个村社,扩大受益人群,打造未来社区“共享生活圈+”共富成效。

聚焦重点人群需求,构建多场景迭代新服务

发挥党建统领,助力共建共享。进一步强化党建统领,提升大党委单位的带头示范,从单一出人力资源,到多元出场地、出服务、出活动,牵引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双提升。在登云社区创建未来社区的过程中,通过总工会、市监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5部门协商,共挖掘、梳理、置换、整合可利用空间1850平方米,实现“腾出空间、群众获益”的治理服务新模式。

释放银龄活力,推动银龄互助。针对登云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打造“2+X”(“邻里中心”“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两大标志性应用场景和多点嵌入式小场景)银龄场景服务体系,以社区为纽带,对老人进行菜单式分级分类服务,汇集22位60岁以上银龄老年志愿者,发挥熟人社区特质,实现银发跨龄互助,让“活力老人”成为社区治理、活动开展、助老服务的主力军。

探索医防结合,打造融合服务。结合高质量幼有善育建设,推动建立“1+3+X”(“婴幼儿成长驿站”、“早教机构+幼儿园托育部+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大场景联动和多元普惠服务)托育融合场景。以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为载体,通过联动社卫站签约医生,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常见疾病预防、膳食营养、意外伤害应急处理等大咖讲课,为年轻父母“减压松绑”。截至10月底,已开展15场课程,累计服务100余名儿童。

管理运营服务焕新,覆盖全龄段获得新体验

线上民呼必应,解决数字鸿沟。复用该区全域统建“富春智联”系统,贯通“浙住通”“浙有善育”“浙里康养”“浙里基本公共服务”等10个浙里系数字社会应用,并针对老年人使用习惯和需求,进行智能适老改造,提供大图标模式,让老年人也能便捷操作。目前,参与体验老人已超2970人次,达30%社区常驻老人。

线下延时服务,暖心幼有善育。针对不同群体场景使用时间,开展弹性化的延时服务机制。“登云媳妇”(登云托育运营由社区党员之家的儿媳妇发挥其多年幼育经验,公司进驻登云进行专业幼儿场景运营)的“自家人”运营管理模式,不拘泥于“工作日朝8晚5”、“周末不开放”等使用时间限制,该社区对居民喜爱的婴幼儿成长驿站、篮球场等6个室内外场景,采用“线上预约、错时开放、公约自管、延时使用”等方式,既符合居民使用习惯,又提升场景使用频次,自场景落地运营以来,客流使用超1.03万人次,近30天8488人次。

古今碰撞融合,提升全龄体验。基于新登古城文化赋能,通过越剧元素植入社区运营活动,让各场景更具关联性,通过组建社团10个、社群10个,累计举办社团活动75场,参与人数1023人。引导登云原住民和新老登云人加快交流融合,在“古城+社区”这个生活圈,通过社群和文化增进邻里关系,体验烟火味的社区生活。街巷开放友好、烟火气息浓厚、邻里氛围和睦、文化底蕴深厚的登云,赋予了古城文化风貌与“未来”生活服务相融合的美好画卷。(省风貌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