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嘉2号建议的答复 |
||||
|
||||
尊敬的杨珍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可食地景”的建议》(嘉2号)收悉。经商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现答复如下: “可食地景”不是简单的种植农作物,而是选择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种类,用生态园林设计方式设计、构建绿地、花园等场所,使其变成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的景观场地。可食地景倡导将田园与都市一体化的生活理念,用种植农作物的方式纳入景观设计,使城市社区景观环境不仅满足观赏性,还能兼具提供新鲜蔬菜水果的功能,试图将人与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继而改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 我国可食地景的雏形是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与园林景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可食园林、可食地景”的理念才开始慢慢兴起。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坚持以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引领,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公园绿地为核心的各类城市绿地建设和保护。据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1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8%以上,2个城市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设市城市基本实现国家园林城市全覆盖,创成比例居全国前列;5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城市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数量居全国前列。在城市绿化的可食地景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屋顶可食地景。鼓励在屋顶种植绿化和可食地景,出台《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将符合条件的屋顶绿化纳入建设项目绿地率。制定了屋顶绿化的相关标准,浙江省创意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杭州濮家小学笕新校区设立屋顶创意农业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价值。 二是推进阳台露台可食地景。主要以居住区的阳台、露台为主,用花钵、花盆或者花架使阳台变成绿色的小花园。通过各类美丽评比载体进行推广,如杭州园文局等相关部门多年来开展美丽阳台评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可食地景在阳台露台上的推广。农业农村和妇联等相关部门组织技术培训等活动,指导爱好者在充分掌握阳台或者露台小气候的前提下,合理地对农作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与品种选择,提高阳台露台可食地景的景观效果。 三是推进庭院可食地景。运用景观设计学对庭院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达到庭院绿化美化、休闲娱乐以及保健功能。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简化庭院景观设计方案审查。不少城市庭院中种植了具有园艺疗养功能的植物,如薄荷、迷迭香、香草、草药等,高低错落,不仅具有立面层次感,同时颜色美观丰富,提升了视觉享受。 四是推进公共绿地可食地景。通过组织园林人居论坛、风景园林青年设计师论坛、风景园林新优植物品种推荐会等,普及推广可食地景在花丛、花境、花坛等居住区园林和公园绿地等环境中的应用。如,在部分小区绿化中应用羽衣甘蓝等植物;在杭州植物园等专类公园中,开辟可食地景试验区域;在金华湖海塘公园结合油菜花等农业作物打造整体景观环境。 诚如建议所言,优秀的可食地景既美观又实用,不仅拓展了传统园林植物选取范围,还能增强科普教育意义,同时在疫情时代也显示出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推进城市社区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尝试融入可食地景,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探索研究制定可食地景应用的指导目录。在公共绿地景观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鼓励可食地景应用并进行试点推广,如在有条件的公园中设置专门的区域种植可食地景。指导省风景园林学会等行业组织制定适合浙江省城市绿地的可食地景作物推荐性名录。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引导市民参与可食地景的建设和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观赏性与可食性农作物的选择与种植上,坚持以自我选择为主、引导为辅的策略。 二是加强可食地景的规划设计。首先,尊重绿地本身的功能和价值,发挥园林植物的防风、美化、休憩、降温、降噪等综合功能。其次,根据具体环境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可食地景的规划设计。在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的过程中,观赏性的植物与食用性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种植,并在满足功能和景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规模。第三,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注重与建筑等风格的统一,突出植物的质朴、醇厚、自然意蕴美,营造亲近、自然、悠闲舒适的环境氛围。 三是加强可食地景有关技术研究。联合相关产业部门制定并推广菜园床、高科技种植箱等易于组装设计和使用的可食地景容器,以及相关智能灌溉系统。开展可食地景的造型研究,指导不同区域绿地的可食地景适宜造型。联合绿色建筑科研组织,开展屋顶防水处理、排水、灌溉、雨水收集以及种植土、相关容器等技术研究。 四是加强可食地景的科普教育和体验活动。组织与可食地景相关的教育和互动活动,推动开展绿地共享管理,赋予社区公共空间、亲子教育、科普宣传等内涵,提高市民对于绿色环保的认识和意识。在可食地景区域设置信息牌和标识,提供有关植物种类、养护方法和采摘规则的信息。鼓励公众了解和参与可食地景,增强对食物和可持续农业的认识。为城市居民特别是小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切身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与食物的珍贵,近距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提升大众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感受能力。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城建处 徐剑,联系电话:0571-81050813。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5月26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