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普朱福兴社区多措并举 推动老旧社区蝶变换新 |
||||
|
||||
朱家尖福兴社区位于舟山市普朱功能区朱家尖街道,中心建成区十五分钟生活圈范围:东至大同路,南至学院路,西至G329国道,北至香莲路,规划面积约119公顷,其中未来社区实施单元面积31公顷,受益人口2250人。在未来社区创建过程中,社区坚持以“睦邻福兴、幸福家园”为目标定位,着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集成落地改革,推进优质社区公共服务向区域全覆盖提升,进一步打造宜居、宜养、宜游、宜业,未来社区共融生活典范。社区先后荣获省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省级“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省级商贸发展示范村等荣誉。 一、提升社区风貌,实现完美蝶变 一是梳理踏勘,全面推进小区改造。针对社区风貌空间品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完成了社区范围内12幢老旧住宅提升改造。主要对建筑屋顶渗水检修及修复,新增管线,统筹推进污水零直排,切实解决老旧小区雨天内涝、老旧住宅外墙渗水等问题。 二是整合腾空,积极拓展社区空间。利用原大洞岙汽车站,集中改造了一个双创空间,设立了共享空间、会议室、各类办公空间、创业孵化与辅导中心等,使办公场所得到有效共享,给当地文旅从业者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提供弹性复用场地。 三是盘活新建,切实增加邻里空间。通过可利用空间梳理,盘活新建5处闲置空间,打造幸福食堂,口袋公园、幸福学堂、老年活动室、室外健身场地等,通过统筹未来社区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空间的复合利用。 二、打造便民体系,构建5分钟生活圈 一是配套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基础。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通过闲置空间的利用,打造老年食堂,智慧养老、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居民活动休闲场地,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的民生服务,全力构建“5分钟社区服务圈”。目前文体中心活动室及幸福学堂累计活动使用1807人次。 二是数字赋能,构建智慧养老体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短期托养、康复医疗、社工介入、上门服务等服务项目。完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院内塑胶地面提升改造,完善了街道公共区域的无障碍设施改造。通过线上平台,为辖区老人提供订餐送餐、智慧诊疗、洗浴、维修预约等服务,线下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代办日常业务等,形成居家养老一条龙服务。 三是多方协同,创建儿童照护场景。福兴社区利用社区内电子阅览室闲置空间,改造利用设置了幸福学堂,解决了辖区居民下班前一小时接送幼儿不便的痛点,为社区“一老一小”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定期开展全年龄段的活动,并依托议事厅等场景逐步打造多点式学习的空间结构模式。10分钟步行圈内配置幼儿园托育中心,可以满足社区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 三、数智赋能建设,共建全龄融合美好家园 一是数字融合,赋能居民生活。打造自游福兴特色应用场景,实现多服务端口的融合,按照智慧安防“1+3+X”要求,全面升级社区智慧设施并在社区内设立线下服务中心。上线“智慧福兴”小程序,系统性开展场馆预约、幸福学堂等智能模块建设,截至目前线上小程序已注册1065人,并开展各类线上活动95次。 二是共治共建,推进共享发展。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构建社区居民自治体系,“福兴1+N”协商自治制度:通过协商议事平台收集民意,深入挖掘民调,协调各方资源为居民提供细致化服务,进一步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合作共享,落实长效运维。在改造后根据老旧小区情况从纯公益到普惠、微经营持续造血,如在辖区快餐店内建立老年优惠菜价等个性化特殊服务,构建商社联盟,“公益引流+商业反哺”与商业内“场所+营收”双循环机制,形成“普惠+商业”自循环,实现自生长运营。(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