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多维发力 全力加快打造现代化“人间青山·烟火黄湖” |
||||
|
||||
2023年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高质量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行动,围绕六个现代化,力争创建成“环境风貌好、基础配套全、主导产业强、融合发展优”的现代化美丽城镇样板镇。 基础设施向优而进,建设低碳畅达新黄湖。一是构建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网络。依托黄湖集镇段235国道拓宽项目,强化镇区框架性主干道路通行能力;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建好百姓满意的农村出行道路。历时三年建设,全新的黄湖公交中心站已于去年投入使用,老百姓公交低碳出行更加便捷。二是完善绿色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近三年累计完成农村污水管道改造提升48公里左右,集镇范围和青山村依次成功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和零直排村,农村污水治理从从“有”到“好和美”的转变,持续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生活垃圾控量减量,半年度生活垃圾同比减量72.16吨,生活垃圾分类质量位列全区上游。三是补齐镇村慢行及绿地系统短板。围绕黄湖大溪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大力建设大溪两侧生态绿道,今年将陆续完成集镇绿道改建、王位山村绿道和青山村绿道建设,镇村级绿道网络体系初具雏形;推进园林公园绿化建设,对道路两侧、入城口等主要区域开展植树增绿等绿化行动,目前占地80余亩的黄湖门户公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经济产业向阳而生,建设文旅设计新黄湖。一是设计产业集群赋能乡村振兴。高标准设计并建设黄湖设计中心项目,打造设计为主导的产业孵化器,借助阿里巴巴艺术设计资源,强化文旅设计IP,打造国际设计产业聚集地,以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黄湖镇青山村成功举办在青山·群响艺术季。二是构建现代“一产”体系引领绿色发展。在设计IP的加持下,持续做深做实农文旅板块,清波华腾牧业是全区最大的规模化生态养殖场,同时也引进了“葡萄中的哈根达斯”艾比利生态葡萄园等产业,黄湖云顶农庄的径山茶在今年全区组织第三方专家评审的径山茶茶王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获得金茶王的称号。三是农文旅产业融合提速增效。借助黄湖大溪生态绿道及周边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打造“望川谷”野奢露营基地;已建成的滑翔伞接待中心,将为王位山滑翔基地提供游客服务保障支撑,乡村旅游精品带、精品区逐步显现。民间资本投资4000万左右的黄湖集镇老茶厂改造,完成后将大大提升集镇商业文化功能服务配套。青山村的龙坞里,是黄湖龙坞水库脚下的青年社,更是聚集了诸多的青年设计师。 公共服务向民而为,建设共享共融新黄湖。一是强化西部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功能。作为西部中心镇,打造西部山区唯一的湖印晓庐商业综合体,完成黄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提升建设项目、黄湖镇中心小学改扩建项目、黄湖中学科技文体楼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设施能级和服务辐射能力,构建共建共享美镇圈。二是夯实“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完成黄湖敬老院改造提升、青山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0-3岁婴幼儿成长驿站等项目建设,推行全区唯一的普惠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提升,构建老幼融合的和美服务场景。三是建立“主客共享”的镇村生活圈。通过青山学堂、赐璧村朝夕驿站、访客中心等项目,响应原住民、艺术家、志愿者、旅居客等多主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诉求,构建5分钟和15分钟生活圈,满足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游乡人的综合性公共服务需求。 人文环境向美而融,建设和美共生新黄湖。一是开展镇区有机更新行动。持续挖掘镇区建设短板,通过吴四坊社区至老街区块综合提升等项目,开展镇区功能、风貌补短板行动。王位山工业区和清波工业区有机更新也即将实施在即,届时将打造产业孵化器,在集镇风貌改善的同时也为黄湖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举办新老融合的传统活动和新村民活动。近年来黄湖镇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和未来乡村新村民活动,将青山村新老村民“融”在了一起。在黄湖,新老村民打破空间的距离、语言的障碍,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相互交融,展现新时代黄湖人文美。三是开展重要节点景观艺术提升。围绕打造国际艺术设计群落的目标定位,借助在青山·群响艺术季,在赐璧-青山一带打造大地艺术群落,对入镇口等重要门户、地标开展艺术化植入,整体提升黄湖的艺术氛围。 综合治理向善而行,建设平安共富新黄湖。一是推动镇村联动发展。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集群化发展,协同径山鸬鸟百丈形成余杭美丽城镇建设共享共融发展新格局。搭建共富工坊平台,成立“青山艺坊”“绿水播坊”等实体阵地,统筹设计师、手工艺人等多方资源,开发黄湖镇手工艺研学、自然教育等精品游线,立共享直播间等电商销售平台,建设联镇、联村的共富带,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城乡管理科学精细。坚持规划引领,黄湖乡村单元详细规划编制基本完成,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深入实施“美丽杭州迎亚运 环境品质大提升”、全域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持续做好道路保洁长效管理,累计处理两路两侧、乱堆乱放等各类问题2306个,城乡环境显著提升。三是探索自治创新方式。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要义,建优“溪嶺溪事”“调小青”和共享法庭等调解队伍,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提升源头预防化解能力。全域推行落实溪嶺议事会机制和村民义务日活动,更大范围引导群众参与,形成“众人的事情众人议、众人的事情众人做”的社会氛围。鼓励引导新社会阶层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全市首个村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青山同心荟”获评省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以公益活动推动向善的力量。 数智赋能向实而创,建设智慧高效新黄湖。一是落地公版乡村小脑安装。完成风貌智汇通乡镇级子平台,构建黄湖三生融合的数智化治理体系,共富超市产品和美镇游线相继上架。二是深化善美青山应用场景。以自然好邻居平台为依托,通过构建贡献分+信用分双分体系的运作,优先给积分高的农户和业主进行客源的导流,享受相关的资源,实现向善引导的智慧治理力量和导向。三是探索“数字+基层治理”改革。在余杭区首个镇级数字驾驶舱基础上,迭代升级数字驾驶舱2.0版本,实现“一屏观天下、一舱管全镇”,建设集全域在线、智能可控、数字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杭州市余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