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发力让城市更新“更活力更幸福”


发布时间: 2023-12-15 14:0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宁波成功入选住建部首批城市更新试点。两年来,宁波市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可持续模式和配套制度政策,确立了“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区、浙江省未来城建先行者和宁波市城乡全域整治主抓手”的目标定位,谋划实施了六大更新行动和55个先行更新片区,和丰社区等一批先行示范项目加快落地,着力打造“更活力更幸福”城市更新“宁波模式”。

宁波市把城市更新作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和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要抓手,通过聚焦居住空间安居宜居、低效空间活化再生、公共空间提质提档,提升民生获得感,激发城市新动能,促进全域大发展。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城乡房屋安全“保险+服务”模式;全域推进完整社区(未来社区)建设,聚焦“一老一小”,建设5分钟、15分钟生活圈;系统化、片区化推进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改造提质,惠及500余个村、近9万户村民;推动3万多亩“老厂房”转型,激活约358万平方米“老建筑”;截至目前已建成总长约42公里、总面积约340公顷的高品质“三江六岸”滨江空间……

一是市强化城市设计的引导管控,探索形成以城市设计指导规范片区(街区)更新的管控机制,在历史街区更新中运用城市设计手段保护和延续街区肌理,并对建筑风貌进行管控,留下乡愁记忆和文脉特色。

二是探索形成以片区(街区)为突破点的“城市体检—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模式,把城市体检工作下沉到住房和小区,并将更新片区(街区)作为打通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工作路径的统筹空间,构建项目生成、时序安排统筹机制,并明确近期项目计划和远期储备项目库,优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避免条线更新项目碎片化、建设重复化等问题。

三是创新“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存量空间与多元人才需求的路径通道,通过人才引入,为存量区域注入创新功能与新兴业态,带动城市更新的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宁波市打造了云创1986、翠柏里创新街区、东钱湖院士中心等一批创新街区。其中,翠柏里的12条创新扶持政策,通过人才安居工程、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公共空间等方式大力推进保租房、人才公寓、教育特色创新班等生活设施供给,为创新人才的进驻消除后顾之忧。

四是通过老旧厂房、存量空间的自主更新为创新功能提供更多、更体系化的空间供给,与现有创新功能建立良好系统循环。云创1986通过可持续更新,完善依托高校双创空间建设,结合活动公共空间提升,形成更系统、更灵活的创新第三空间。院士中心利用原宁波师范学院改扩建,延续山、水、村、校的和谐有机关系,目前已吸引34位院士入驻,将智创平台与山水文旅、乡村振兴相融合。镇海老城区域依托镇海中学优质资源,发挥校友人才对城市发展的支持,在唐宅历史院落保护与修复基础上,建立镇海中心校友会,挖掘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城市人才建设潜力。(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