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公积金中心精准施策 扎实推动建制扩面 |
||||
|
||||
近年来,衢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瞄定“应缴尽缴、应建尽建”目标,坚持建机制、优政策、广宣传,有效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率。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市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新增6.14万人,同比增长43.02%,已完成全年目标108.75%,全市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首次突破30万,达32.5万人。 一、聚焦“法则+规则”,协同多方精准联动 一是将公积金建缴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以维护职工住房公积金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综合执法局多轮协同会商,将“住房公积金建制”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明确“依法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部分由所在单位在其每月工资中代扣”内容作为“社会保险和福利”条款之一,进一步健全住房公积金建缴机制,有力增强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执行刚性。实施以来用工纠纷大幅减少,今年收到企业未缴纳公积金的投诉8起,同比减少50%,并已处置到位。 二是将公积金建缴纳入政府奖励评荐条件。从促进非公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入手,主动争取将住房公积金建缴情况列入政府奖励评荐条件。如在衢州市政府特别奖中建筑产业奖等八大奖项的评选办法中,将“未建缴住房公积金”作为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否决项,以树立正面激励导向。 三是将公积金建缴纳入银行绩效评价。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联动协同工作机制。自2022年11月与全市6家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已通过农商银行系统协助扩面3万余人。在考核中加大“完成建缴扩面新开户数”的权重,以鼓励各合作银行围绕重点目标企业,深入开展公积金建缴扩面工作。2023年以来各合作银行协助扩面总户数超5万人。 二、聚焦“普惠+特惠”,强化政策精准供给 一是激发灵活就业人员建缴热情。出台《衢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灵活就业人员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在国家规定的住房公积金存款计息的基础上,再给予1个百分点的补贴,2023年共为2.8万灵活就业缴存人员补贴86.58万元。同时遵循金融运行规律和合作共赢理念,深化政银合作,充分发挥归集银行点多、面广、量大等优势,将公积金制度宣传覆盖至一、二、三产全体劳动就业人员。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市灵活就业实缴人数39498人,较制度出台前增长超6倍。 二是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及时调整新市民、青年人及多孩家庭租房提取政策,明确在规定额度内可按实际租金提取住房公积金。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安居保障行动,加大非公企业员工在衢购房支持力度,除每年给予8000元的公积金补助外,企业缴存部分每月超过200元的,由财政给予职工每月100元的住房公积金补贴。非公企业提前支付租房补贴超过2万元并用于在衢无房员工购房的,给予员工5000元/人补贴。 三是助力企业人才引进。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部署,完善租房政策,将企业职工租房提取额度提高到每月2200元,全年累计提取近5000万元。鼓励高层次人才购房落户,对购买首套住房的,实行首付后剩余房款全额贷。扩大引进人才政策受益面,鼓励青年大学生来衢定居就业,已向615名硕博研究生发放贷款8.2亿元,向5200多名本科生发放贷款27.2亿元。 三、聚焦“全面+重点”,保障服务精准送达 一是推动规上企业建制。加强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数据共享,获取规上企业登记数据,掌握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建未建企业经营情况。针对企业规模效益,排定详细计划目标,编织企业数据“一张网”、绘制全域扩面“一张图”、算清建缴比率“一本账”,专项推进、动态跟踪。2023年推动40余家规上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二是建立网格覆盖机制。建立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网格化”联系服务制度。印发了《关于开展非公企业“网格化”建缴扩面的通知》,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联系一“网格”,对网格内扩面重点单位主动对接。同时各机构负责人率队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形成12支住房公积金服务非公企业团队,主动上门送服务,范围覆盖到全市2100余家企业。 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市县一体化开展公积金“千企万户宣传服务”活动,走访企业300多家、灵活就业人员近5000人次;拍摄宣传短片进影院,累计播放时长超20万分钟;推进公积金政策标语在全市256家银行网点、18条公交线路循环播放。同时,积极对接组织部、人社局,以“人才宣传服务月”“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为契机,点对点进行政策宣传,累计发放宣传册一万余份,持续扩大公积金政策知晓度,全力提升服务效能。(厅公积金处、衢州公积金中心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