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浔区聚焦和美城乡品质提升 全面推动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


发布时间: 2023-12-22 10:13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湖州市南浔区坚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品质、风貌形象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兼顾城乡一体均衡发展,加快老城复兴与城市更新转型,推动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集成改革。2023年,全区有机更新面积77.35万平方米,累计创建未来社区10个,覆盖30%的城镇社区,建成未来社区3个,其中頔塘未来社区为全市首个新建类未来社区;累计建成城乡风貌样板区3个,选树“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1个。

一、系统化顶层设计,一以贯之抓落实

一是着眼全域一体,强化规划制度引领。针对南浔基础差、底子薄等现状,委托省规划院、省建筑院等专家团队,在摸清城市现状问题与短板的基础上,衔接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历史名镇保护规划等,完成编制《南浔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湖州市南浔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南浔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南浔区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等,开展《中心城区城市有机更新实施方案》《大运河保护规划》等编制工作。

二是建立组织架构,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设“一专班三个组”,即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老旧小区改造组、重点项目推进组、宣传督导组,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统筹25个部门成员单位,综合调度各项工作集成落地。率先成立区风貌管控审查委员会,建立建设项目风貌管控联审机制,联动推进市区级重点工程,今年以来,组织专家评审会32次,评审项目81个,召开审查联席会议16次,取消或重大调整项目11个。

三是拓展实践路径,破解资金筹措难题。今年以来,按照和美城乡、品质提升的工作主线,体系化推进未来社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城镇建设等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统筹其他条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等多元化筹措,有效解决当下财政资金紧缺问题。今年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39亿元、专项债30.55亿元,并引进社会资本投入12.27亿元。

二、多元化联创联建,一心一意提品质

一是以基本单元为核心,不断增强样板示范效应。持续推动城乡风貌样板区和未来社区建设,与创建数量相比,更加注重样板区的创建质量,努力打造功能改善、百姓可感、产业升级、治理提升且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富基本单元县域样板。比如浔南未来社区联动金象湖城市风貌样板区建设,将辖区内邻水区域绿化全面提升和绿道全线贯通,并高效利用社区用房和闲置空间植入公共服务功能,新建改造绿道5.6公里、绿地3.5万平方米,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场景17个、共富风貌驿3个;又如“水乡文创湾”传统风貌样板区恢复了380米的历史河道,将河道两侧大剧院、五金商场等老建筑按照不同年代风格进行改造,植入业态功能,打造极具活力的“南浔象巷”特色街区,今年以来,南浔古镇共接待游客1190万人,较2022年增长1737%。

二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促进短板补齐补强。在推进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建设的同时,全域查找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短板区域、短板设施,有针对性地实施更新改造。在去年公共服务设施调查评估基础上,制定《2023年南浔区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方案》,排定补短板项目32个,截至11月,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21个。聚焦“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其中11个场景列入省级名单,累计建成老年食堂32家,全年服务68.14万人次,日助餐服务超5000人次,配置家庭照护床位212个,培育养老护理员514名、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229名;建设托育机构或驿站23个,合理配置功能复合型社区幸福学堂。

三是以全域提升为目标,多跨协同创新载体建设。以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十大专项行动”为总抓手,针对道路改造、市政绿化亮化、公园绿地建设等方面,联动城市风貌样板区建设,通过系统设计和协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得到大幅提升,截至11月,城区累计新建改造道路10条,老旧小区改造13个,新建雨污水管网13.5公里,新建公园7个、水街2条、绿道6.2公里,改造路灯亮化374杆。近期省厅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区主动融入并初步谋划明年实施建设项目120个、1.5亿元,覆盖全区8镇2街道,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区城乡风貌全面整治、综合提升。

全域性文化展示,一脉相承促提升

一是做好“文化保护”文章,彰显地域特色价值。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断完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启动实施西大街张宅、张氏敬恕堂等5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开展凤宝银号、浔东里刘宅等6处代表性传统建筑后续活化利用,完成南浔古镇2600处14万平方米收储,传统民居老屋修缮及危房加固面积超6000平方米。打造文旅融合地标,以嘉业堂藏书楼为主阵地,举办“嘉业绵长 阅动南浔”全民阅读节活动,与省图书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邀请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作专题辅导报告。活动被新华网、中新网等10余家媒体报道,线上线下吸引46万人次参与。

二是做好“主题推广”文章,提升文旅融合品牌。加快布局推动以南浔古镇为龙头引领,以练市、双林、菱湖三个历史文化名镇为节点支撑,以城乡风貌样板区为重要载体的亲子乐园工程,以古镇免门票为引领突破口,依托长三角亲子乐园项目,实现差异化发展,持续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准,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特色文化体验和主题节庆活动,包括“水乡文创湾”传统风貌样板区内的长街宴、“乐享田园”风貌区内的“野趣之旅”狂欢电音节、湖羊节等,提供吃喝玩乐购沉浸式服务。

三是做好“串联贯通”文章,打造共富风貌游线。有效整合现有城乡风貌样板区和各类文旅资源,打造两条精品游线,其中“水乡拾遗”共富风貌游线,以农文旅融合贯穿沿线,融入特色文化、亲子研学、休闲度假等业态,展现“自然、传统、和谐”的南浔意向;“乐享田园”共富风貌游线,集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传统文化街区体验于一体,修缮改造粮仓群、老街等项目,开设美食街、文创集市、商业街、大剧场等,引入霸王茶姬等品牌商家10余家,展现浙北地域独特的魅力水运小城、休闲田园风光带。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游线累计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15亿元。(湖州市南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