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三笔”绘画“童心丝路”城市新风貌 |
||||
|
||||
全业态集聚、多群体集聚、新观念集聚城市新区绘梦想。义乌市“童心丝路”城市新区风貌区创建中,紧紧围绕“一带一路,遇见美好”这个主题,依托城市发展轴和义乌江生态廊道轴“一横一纵”两个支撑线,植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娱有所乐”童心、童真、童趣等理念,构建“城市建设一安居乐业一儿童友好一共同富裕”新格局。 起笔塑格局:系统化塑造风貌新格局。围绕“拆、建、治、塑”整体思路,构建新区风貌大格局。拆出谋局新空间。为打开城市新区风貌区的发展空间,义乌专门成立了有机更新指挥部,通过半年时间集中攻坚,44 家企业和 106 处农房全部完成签约、腾空和拆除赔付各种款项13 亿元,腾出建设用地 1590 亩,其中600亩用于建设高端居住区满足资金平衡,990 亩用于生态廊道及附属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出童趣新场所。儿童公园以“义乌时光、伴你成长”为主题概念,让童趣、童真有一个集中展示和体验场所。文化广场集成剧院、非遗馆、青少年宫、健身中心、稠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澄心学堂、七墨美术馆、“艺想天开”小剧场等儿童文体场所,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课外文化大餐。治出生态新高度。对风貌区生态廊道进行综合治理,对范围内所有的雨污管网进行分流纳管和运维管理、对道路及江滨公园灯光进行节能化改造。公园秉承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同时借力水质、扬尘等监测系统,通过人防、技防,进一步提高风貌区内生态环境。 承笔谋发展:高远化谋划风貌新发展。“童心丝路”城市新区风貌区正展示出非常好的社会效应,义乌在创建过程中也进行了风貌区“留白”,给后期的发展预留了更大、更长远的想象空间和理念。一是打造产城融合“童心丝路”产业新城。稠江街道儿童产业初具规模,儿童教育、培训、医疗、文化产业集聚,风貌区下步将打造卡游动漫长廊、“原神”主题展厅等景观节点,让风貌区成为产业展示带,推动“人产城文景”融合发展,为风貌区注入产业印记。二是打造一江两岸“童心丝路”风貌新区。从江东看风貌区,就是一幅“儿童趣乐图”,有百业兴旺,更有儿童的笑脸。针对目前江对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问题,待时机成熟时,义乌将对接江东,将“童心丝路”风貌区拓展到一江两岸,同饮一江水,共唱幸福歌。三是融入双江湖时代“童心丝路”新板块。义乌即将从“绣湖时代”跨入到“双江湖时代”,后续将双江湖亮点融入到“童心丝路”风貌区,为风貌区增添了新的元素和发展动能,赋予了风貌区新的理念。 收笔强管控:全面化制定风貌新管控。紧抓软硬兼备、服务至上的管控要求,“童心丝路”城市新区风貌区起笔要慎重,收笔更不能草率。一是硬件设施要靠“管”出来。对接产投集团、园林、市政、文旅等部门,对风貌区内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及安全问题进行了责任明确,确保风貌区内“有人管事有钱办事”。落实交警、执法等部门开展秩序管理,防止出现脏乱差等现场。在儿童公园内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二是软实力要靠“管”出来。对教育和健康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正能量的宣传从娃娃抓起,对文化活动内容、培训机构资质等开展经常性检查和管理,坚决杜绝走错路、念歪经的情况,让父母放心、孩子开心,为整个风貌区的建设增加软实力。三是管理服务功能要靠“智”出来。风貌区的主体核心部分位于永祥社区,紧抓社区服务功能从精细化向数智化转变。充分整合医疗、养老、教育、消防、社会化治理等场景运用,打造综合数智平台,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的服务水平,为风貌区的整体服务管理水平进行赋能。(义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