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四“师”融合 谱写美丽城镇高分答卷


发布时间: 2023-12-26 18:46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12万亩山林绿意葱茏,3000亩溪滩竹海壮观幽深,中、北苕溪源远流长……作为大径山国家乡村公园核心区和余杭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和生态屏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直是径山镇坚持贯彻的发展理念。以“小城镇建设大景区,小山水做出大文章”的建设思路为该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农文化和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通过组建“首席设计师+驻镇规划师+文化研究师+共富体验师”的“四师”专业服务团队,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径山禅茶文化底蕴,对美丽城镇创建提供科学指导,确保规划定位准、建设水平高、禅茶韵味浓。

在美丽城镇建设中,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围绕“五美”目标,按照“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技术运行制度、强化技术服务保障”总体要求,坚持“全面覆盖、按需设置、注重实效、保障完备”原则,在余杭区美丽城镇建设“四师融合”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聘用浙江大学城乡规划院院长助理周小龙为美丽城镇驻镇规划师,径山文化研究员陈宏为径山美丽城镇径山文化研究师,凝聚各方力量,助力美丽城镇高质量建设。

专家服务智囊团,克服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短板。在区级首席设计师统筹保障的基础上,联合驻镇规划师、文化研究师、共富体验师,组成“四师融合”技术服务团队,紧密相连,互为支撑,共同构筑起区、镇二级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了一张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美丽城镇技术专家服务机制。四师智囊团从创建方案编制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项目落点全过程参与,以专班指导、团队运作的模式为美丽城镇建设把脉,通过首席设计师的统筹规划,驻镇规划师的精准服务,文化研究师的深度挖掘,提供全面精准的技术服务和指导,补齐基层一线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短板。

四师协同齐助力,实现美丽城镇建设精准定位。在规划编制阶段,首席设计师、驻镇规划师、文化研究师、共富体验师就群贤毕集,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和禅茶文化特色,首席设计师统筹规划引领,全方位把关规划方案,以高质量的规划设计引领美丽城镇的高水平建设。驻镇规划师着力精准服务,深入挖掘镇街创建特色,全程参与创建工作各环节,为街镇提供跟踪指导服务。文化研究师注重文化挖掘,让创建工作与禅茶文化、本土特色充分融合。共富体验师分为专家体验师及群众体验师,共同参与杭州市现代化美丽城镇验收评价工作,推动形成 “全景体验-问题发现-处理反馈-结果评价”的闭环体验管理体 系通过“四师”共谋共商,一同参与各阶段的指导评审,做到创建工作环节不打架、不脱节。

文化挖掘显特色,全力打造禅意径山美丽城镇。组建径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宏、径山文化旅游行家赵焕明、余杭区非遗专家库成员王祖龙、径山史书研究专家俞强等专家学者共同组成“1+X”美丽城镇径山文化研究师团队,在规划设计、项目落地等过程中充分挖掘和融入禅茶文化,从一景一亭、一树一枝展现径山多年以来积淀的人文底蕴。在双溪老街,成功对苎泉怀古、棋石仙踪等老双溪十景以景观方式进行重现,对张家台门这座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同时,精选《茶经》中的经典语句,将其雕刻于双溪路仿古石板,实现文化元素无缝植入。在双溪绿道中,让八景文化全部重现,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这里曾经拥有痕迹,重拾居民百姓的记忆遗产。通过文化研究师对径山文化的挖掘、梳理,并有效运用到美丽城镇建设中,使项目建设与径山文化高度融合,成为有机生命体,打造禅意极致的美丽城镇。(杭州市余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