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常山县宋诗赋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


发布时间: 2023-12-28 09:57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衢州市常山县持续深化“八八战略”战略指引,充分挖掘千年古县的人文底蕴和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围绕“锦绣山川、宋韵常山”主题定位,以“宋诗之河”为抓手,把“文化引领、山水融城”的理念嵌入一千平方公里的锦绣山川和一千年历史的宋韵风情中。2021以来,常山县高水平编制《常山县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按照“一个板块一首宋诗”的创建思路,持续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已创建完成城乡风貌样板区4个,其中,“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2个。

一是解码宋韵文化。积极探索“宋诗之河”文化基因转化利用路径。从3000余首“常山宋诗词”中筛选典型意义宋诗,赋魂边驿古镇、楠溪雅韵、油茶宋镇等9大风貌样板区。以“宋诗之河文化带”为轴,沿线挖掘沿江两岸古渡、古埠、古镇、古村21个,谋划实施北门历史街区、招贤古渡、赵鼎公园等系列文化赋能项目,目前“宋诗之河”被评为全省首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培育项目之一。同时,以主题化、物态化、业态化做强常山“宋诗之河”文化标识,扩大文创集群效应,研发了一系列“宋诗宴”“招贤酒”等宋潮文创产品,为常山县每年增收了200余万元。

二是重燃烟火气韵。深入开展非遗活化工作。坚持保护和发展相统一,建设与传承相结合,以盘活闲置轴承厂,搭建共富风貌驿为引爆点,植入宋韵雅集空间、传统木龙榨等文化活化载体,融入互动体验环节,提高游客感知力和参与度。创建研学营地,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开设非遗文化体验、农家访谈体验、农技大比拼等5大主题13项研学课程,帮助学生在非遗体验中体验民俗。三年来,常山县风貌样板区内共计举办“千年宋镇文化市集活动”“跟着二十四节气U芳村”“诗驿江南”等一系列宋潮活动30余场,推动非遗产业收入新增200余万元。常山县持续38年开展“三山”艺术节、圩日(赶集日)等民俗活动,今年以来,风貌样板区共接待旅客数超200万人次,游客量同比增长30%。

三是营造活力空间。大力发展“共富体验转化”行动。2023年,常山县重新梳理乡村空间及特色产业,依托本地特色油茶产业,打造“油”+“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建成芳村国家油茶公园、新昌乡黄塘油茶公园4A标准景区、油茶博览馆、芳菲渡湿地公园、新昌乡泰安村民宿等一批以“油”为主题以及适合亲子互动、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景点项目。常山县组织打造常山芳村-新昌“油茶宋镇”共富风貌游线,以业态促发展,将小镇历史和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开发中,加大对古街打铁、箍桶等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设置了做花灯、糖画、舞狮、舞龙等一批非遗体验项目,培育了山茶油、丝瓜络等农特产品店、香椿美食铺子等一批传统文化业态,形成推动共富发展的良性循环,于今年8月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名单,截至目前,该游线接待游客数增长6300余人,带来直接年收益约3000万元。(省风貌办、常山县风貌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