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北区前江街道分类投放点位“改”旧颜 、“靓”环境 |
||||
|
||||
今年以来,宁波市江北区前江街道持续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中部分小区的大件(装修、园林)垃圾投放点更以“建设品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质化”的要求进行了“微改造”,更加注重了居民投放的便捷性、实用性,使得“垃圾点”变“景点”,打造成为洁净美丽的亮丽“风景线”。 多方参与,确保极致升级。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大件(装修、园林)垃圾投放点作为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合理、干净卫生更能激发起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并自愿坚持做好分类投放。前江街道在推进部分小区的大件(装修、园林)垃圾投放点“微改造”的过程中,初期多次联合相关的物业、社区、业委会、热心业主代表,均以原有点位为基础共同谋划改造方案。同时结合各小区实际“倒排”工期,一方面确保改造不影响小区日常秩序,另一方面确保改造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规范改造,兼顾“因地制宜”。大件(装修、园林)垃圾投放点改造工作,不但要注重面子美,更要注重里子实、品质高。前江街道在改造过程中,均以投放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为主要工作方向,将投放点的外观和布局改造的更加合理,如投放点原有破损地面硬化、增加照明、排污设施等的功能基础上,又在部分点位外立面上布置了知识画报,既美化了点位,又给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增添途径。原有设计的智能语音播报、洗手池、杀菌除臭设备、LED屏等设备的增加,在相关的物业、社区、业委会、热心业主代表多方讨论后明确:摒弃不实用的设备,确保在有限的经费让原有点位得到最大化的品质提升,让垃圾分类投放更方便、卫生。 “人性化”管理,优化服务质效。大件(装修、园林)垃圾投放点改造工作带来的硬件提升同时,更离不开后期的管理工作。前江街道一直倡导“人性化”管理,即解决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离不开“人情味”。前江街道坚持社区引领,强化志愿者、督导员指导帮扶,同时层层压实分类责任,要求各级督导员巡回督导,借力“甬废青”等平台持续保持点位整洁有序,并且通过小区星级服务、联合居民自治等方式,实现良性互动,管理好大件(装修、园林)垃圾投放点,形成人人参与分类治理的新局面。(宁波市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