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多措并举推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 |
||||
|
||||
今年以来,天台县以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为目标,建立健全“五社”联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机制和激励制度,创新智慧型志愿服务云平台,逐步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新格局,提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化水平,推动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108支,志愿者达到30000多人。 夯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基础 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基础,深入摸底辖区内居民年龄、性别、职业、业务特长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展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 一是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党员、干部下沉到所居住的社区、小区,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作为个人和单位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各乡镇(街道)组织下沉党员、干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划分党员垃圾分类责任区、设立党员垃圾分类先锋岗,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现有各类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67支。 二是发展居民群众邻里互助。根据社区居民构成,培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如桥南社区摸索“党建引领+基层共治+分类压责+志愿行动”模式,成立了一支6至12岁的“小市民监督员”,“老年团+妇联+少年督导团”志愿者齐发力,成为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标杆。 三是培育专业人士带动引领。通过动员辖区内教师等专业人士,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通过教师带动学生,从而影响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区。目前,已有30多所学校近100名教师参与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联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机制 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推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环境污染现象。 一是多方协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将垃圾分类作为社区居民公约、居民自治章程等内容。主动培育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公益活动社会组织,在登记审批、孵化培育等环节上提供支持。由乡镇街道协助社区做好政策宣传,统一培训垃圾分类志愿者,积极参与宣传普及分类知识。共培训垃圾分类志愿者10000余人次。 二是以人为本,发挥专业人才作用。引导社会工作者从专业的角度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用专业方法发掘社区环保志愿者、培育社区环保类公益组织,逐步解决垃圾分类的日常维护和监督问题。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社会工作者直接参与设计解决垃圾分类难题项目。通过协调多元主体、链接多方资源,构建社区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三是项目为媒,挖掘志愿队伍资源。引导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活动,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率、知晓率。如白鹤镇总工会志愿者,通过搭建队伍合并垃圾桶,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等措施,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福溪街道总工会志愿开展“远足大自然、擦亮公共生态环境”活动,吸引街道机关工会志愿者、企业工会志愿者200余人,远足到辖区幸福水库清理白色垃圾,宣传公共生态环境保护。 健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激励制度 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将垃圾分类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纳入志愿服务评先选优内容。通过探索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星级评定、积分兑换、礼遇优待等激励措施,调动志愿者积极性。 一是出台积分激励制度。制定出台统一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公开公平记录积分,定期兑换积分,形成正向激励。按照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服务时长与服务内容发放相应积分,根据积分表可兑换相应礼品,如生活必需品、书籍或电影门票等。共兑换相应礼品1300余份。 二是建立评定评选制度。按照志愿者累计参加服务时间,给予一到五星级的评定。在此基础上,实施星级垃圾分类志愿者、星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活动,通过评比年度“最美垃圾分类志愿者、最佳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社区”等,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至目前,共评选出最美垃圾分类志愿者198名,最佳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6支,最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社区23个。 三是创新优待帮扶制度。探索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分别对优秀垃圾分类志愿者、生活困难环卫工人垃圾分类志愿者及其家人,在就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等方面出台优惠优待措施。定期联系志愿者所在的社区,为有需要者提供辖区内的医疗、法律、教育等上门服务,让志愿者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共为各类志愿者提供服务2700人次。 创新智慧型志愿服务云平台 从志愿服务项目、特色服务平台、线上云平台、机制建设等方面着力,因地制宜发挥天台县特色优势,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实践载体,精心培育特色亮点,努力探索智慧型志愿服务平台。 一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做好垃圾分类活动宣传、全程监管、互动发布管理、志愿者招募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综合信息工作,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二是打造垃圾分类智慧云平台。积极研发集“展示互动、积分管理、信息共享、统计分析、督查考核”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垃圾分类智慧云平台,由志愿者为每位专职督导员现场一对一教学,掌握平台系统功能和具体操作步骤,帮助实现对线下垃圾分类工作精确定位、精细管理、精准研判。同时利用平台打造“垃圾分类邻里志愿服务圈”,推出“订制服务”,哪里有需求,垃圾分类知识就延伸到哪里,志愿服务就到哪里,通过精准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标准化。(天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