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淳安县大墅镇探索建立分类治理新体系 点亮乡村共富画卷


发布时间: 2023-02-17 15:34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淳安县大墅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树立生态、绿色、循环、可持续意识,秉持着“困难面前不低头,上下齐心争上游”的精神,创新方式,多措并举,坚决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点亮乡村共富画卷。

多点开花,坚持点线成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面更广

建立宣传矩阵,构建立体宣传格局。“土洋结合”,录制方言版顺口溜,让短视频进网络,并利用“土味小喇叭”在各个行政村循环播放。印制1万份垃圾分类指南,通过进村社、进企业、进校园、进单位分发到位,上门精准指导“四分法”。拉开宣讲框架,借助 “墅上青年说”宣讲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性教育基地、文化讲堂等转化为宣讲阵地,全方位、多角度讲述农村垃圾分类新气象。

组建服务小队,激活志愿服务引擎。组建以镇分类办、村两委、村网格员等为重点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垃圾分类系列服务活动。固定每月25日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日,开展垃圾分类知识问答、垃圾分类王牌体验等趣味游戏,并结合党员、低收入农户走访随机开展垃圾分类指导,提升民众参与度。今年以来累计服务200余人次。惠及2300余人。

推动绿色童行,打造实践教育阵地。建立一支“小小分类员”队伍,在全镇开展“垃圾分类进万家,大美大墅新时尚”中小学暑期实践活动,让孩子成为宣传员、督导员。打造一批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开发特色研学课程拓展垃圾分类知识面,组织亲子在校园卫生角开展互动游戏,利用儿童之家趣味课堂开展垃圾“变废为宝”手工课堂,做好“小手拉大手”实践教育,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片区”。

争先创优,坚持奖惩分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力更足

完善包干制,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为包村组每月重点工作,每周召开例会专项研究。实行镇级层面抓包村组长、村书记抓督导员的工作模式,破解一把难抓到底的难题。明确“清洁乡村”、“垃圾分类”所联系村的考核成绩纳入包村干部个人年度业绩考核和各类评优评先评选依据,调动干部员积极性。

实施竞赛制,充分提升工作热度。每月对县垃圾分类办通报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判,每季度对全镇所有村的暗访检查成绩进行排名汇总,形成“三好三差”村,晾晒实绩,形成“争上游”工作氛围,力促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开展。

开展问责制,精准把脉问题根源。根据市、县垃圾分类第三方暗访检查结果,结合镇村干部对保洁和垃圾分类工作的评分,对集镇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镇村干部和未严格落实要求的物业公司进行约谈,以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

合力监督,坚持多元联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底更实

联勤联动助执法效能大提升。大墅镇垃圾分类办充分发挥属地政府责任,加强同城管中队协作、联合执法,确保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垃圾分类检查,主攻垃圾分类管理薄弱部位、群众反映高发点位,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和管理实效。部分垃圾分类黑榜商铺,经过多次上门普法宣教、现场指导后,多次成为红榜商铺,集镇垃圾分类成绩显著提升。

交叉检查助短板漏洞无遗漏。组织全镇所有垃圾分类督导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季度交叉检查,实行“大体检”,发动督导员相互“找茬”发现问题,在垃圾分类办“挂号”,并在“竹乡大墅”公众号曝光,建立“销号”机制,落实不销号就通报工作要求。

专项督查促查纠整改出实效。成立由镇妇联、团委、党员组成的督查组开展每月一查,形成限期整改通知单,提升垃圾分类质量。截止目前,已完成辖区内全面检查8次,暗访12次,巡查50次,覆盖15家企业、224家商铺,垃圾分类准确率提升30%以上。(淳安县垃圾分类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