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聚焦“五化”保“五升” 戮力打造“一支队伍管执法”平湖样板


发布时间: 2023-02-23 15:21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平湖市紧跟省委省政府改革步伐,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以物理整合促化学融合,聚焦“五化”保障“五个提升”,稳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同时结合基层治理、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等工作,打好行政执法改革“组合拳”,不断提升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平湖探索跨省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做法上报省级标志性成果,入选省实践成果100例汇编,超过75%的镇街完成“一体化智能办案中心”建设并投入正式使用,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聚焦执法清单化,严格依法审核流程,保障执法权限向下延伸,提升镇街赋权精准度

一是厘清综合执法“三张清单”。厘清22个部门25个领域(包括嘉兴地方立法)共计1832项的“综合执法清单”,占全市总事项比重超28%;各执法部门完成网上100%的事项认领任务并各自整理形成“专业执法清单”;根据“三高两易”标准,精准梳理赋权事项形成“乡镇执法清单”。二是依规遵法完成审核流程。印发《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将部分平湖市部门行政处罚权交由当湖街道等3个街道、新埭镇等5个乡镇行使的通告》,正式由各镇街实施行使赋权事项的行政处罚权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三是科学合理赋权镇街。依据《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年本等列明的行政执法事项,按照“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置”的标准,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使的5个方面57项和嘉兴市地方立法48项的普通程序行政处罚事项,市市场监管局行使的7项行政处罚事项,市农业农村局行使的6项行政处罚事项,合计共118项行政处罚事项赋权至全市8个镇街。赋权以来,镇街办理普通程序案件1828起,占同期执法案件数的72.4%,消防救援、体育、发改等多领域实现“零突破”。

聚焦机构精简化,整合行政执法队伍,保障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提升人员岗位匹配度

一是新设统筹指导性机构。根据《平湖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化调整机构编制方案》文件要求,全面整合行政执法职责,挂牌成立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增设相关业务科室。二是精简全市专业执法队伍。根据职权调整情况,进一步精简部门专业执法队伍,由原先13支队伍精简至8支,形成以“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卫生健康”为要素的“1+7”市域执法队伍架构,不再保留市节能行政执法队、市殡葬执法队、市劳动保障行政执法队、市自然资源行政执法队和市水行政执法队,人员完成转隶。三是统一基层队伍干部配置。明确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及领导设置,由镇街分管政法领导任综合执法队队长,由综合执法中队中队长任常务副队长,根据各镇街实际情况,优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派驻部门或镇街相关科室负责人任副队长,县域内统一配置标准。四是执法人员倾斜下沉。平湖市8个镇街挂牌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以“2+N”(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为主要力量,整合镇街现有执法力量及市级部门下沉联络制人员)形式整合力量,落实属地管理,实现“一专多用”,按照60%的执法力量下沉镇街道、85%以上的执法力量下沉一线的要求,采取实际派驻模式和“联系制”下沉模式,共计下沉执法人员389名,占比68%。

聚焦制度集成化,建立健全规范体系,保障执法主体权责明晰,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一是“11项”横向畅通部门协作联动。抓牢制度支撑,打破部门壁垒,以深入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为总目标,系统制定了11项市级层面工作制度,涵盖行政执法协作配合、行刑衔接、案件移交、信息共享等各方面,全面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各部门责任,避免因改革可能带来的另类“推诿”。二是“15项”纵向指导基层执法规范。以规范基层执法为落脚点,从人、事、队伍三个角度出发,出台了15项镇街道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的专属保障制度,涵盖执法规范、执法流程、干部管理、案件审核等各方面,加快构建职责更清晰、队伍更精简、协同更高效、机制更健全、行为更规范、监督更有效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三是“三张图”统筹绘制指挥调度体系。发挥市级层面统筹指挥枢纽作用,绘制《平湖市综合执法指挥调度图》,缕清市、镇两级工作流程;明确镇街属地管理职责,绘制《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指挥调度架构图》,缕清镇街一级各条线分工;精细化基层执法实操作战方法和指挥流程,绘制《“一支队伍管执法”指挥调度架构》,形成“七个一”平湖路径框架体系,涵盖“一专多用”“一窗受理”“一键指令”“一站办结”“一网统管”“一体保障”“一图掌握”。

聚焦执法数字化,贯通数字应用层级,保障应用平台基层数据支撑,提升改革实战实效

一是贯通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大力推进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贯通延伸至乡镇一级,完成各支执法主体、基层执法队员接入,截至2022年12月,平台已接入执法主体43家,接入执法人员1973人。统筹制定全市各类执法监管计划并上传至平台,按计划定期开展联合行动。目前该市已熟练运用平台“1+4+N+2”体系架构,实现基层执法监管事项全上平台、执法协同指挥全屏掌控、行政执法效能全面画像,助力应用平台数据底座建议。二是运用智慧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自主开发的“敏捷查”平台,与易公正平台固证及转处罚系统证据鉴定场景对接,通过线上公证形式实现非现场执法的常态化,目前该功能已被省级应用平台吸收运用。另自建“城市慧治”应用在浙里办上线,涵盖违章查询、文明养犬、我要爆料等各方面,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智慧化水平,目前已申请接入省级应用监管平台。三是打造“一体化智能办案中心”。结合运用数字化手段,全域推行集约化办公,打造“一体化智能办案中心”,设置案件办理中心、案件审理中心、案卷管理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执法装备管理中心五大中心,中心配置AI人脸识别、智能储物、红外线安检门等新型数字化设备,自主开发智能化内部管理软件,实现电子证据刻录、案卷分类管理、物品出入库自动识别-移交-销毁闭环记录等功能,创新办案模式,推行快速办案+非现场处罚,通过移动执法装备和互联网VPDN技术的联合运用,打通数据对接“绿色通道”,增加数固证据渠道。

聚焦协作一体化,联合建队跨域执法,保障毗邻区域共建共享,提升跨域社会治理能力

一是以需求导向完成队伍构建。为进一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行政执法协作,打破区域壁垒,规避执法盲区,共同破解行政执法的难题顽症,推动建成多层次、常态化跨区域行政执法协作体系。平湖市与上海金山区两地共同合力,首创建立张江长三角科技城联合行政执法队,探索跨省域园区“一支队伍管执法”新模式,深入推进毗邻区跨域行政执法,同时建设平湖市长三角社会治理协同应用平台的“跨域执法监督”子场景,率先建成全省跨区域治理联合指挥平台,实现跨省执法联勤联动,跨省案件全程追溯。二是以问题导向形成制度体系。为进一步深化两地融合,破解两地差异,营造两地共建氛围,保障联合执法队伍实体化运作,研究形成“555”的工作体系,设定统一政企服务清单、统一协同监管清单、统一惩戒备忘清单、统一处罚裁量标准清单、统一证据移交标准清单等五个统一清单。截至目前,联合执法队已开展整治行动150余次,办理跨区域案件72起,移交跨省违法线索68次,开展普法宣传10余次,企业上门服务25次。三是以效果导向梳理统一适用清单。从“事项不一”到“共同适用”,探索“统一标准”推行“首违不罚”。在两地现行不同的管理事项框架内,整理出22项共同适用的执法事项,形成第一批统一执法事项清单,发布《长三角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首次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第一批)》,涵盖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市容环卫、市政道路等4个领域、19个事项的,为跨域执法做出示范性贡献。(平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