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以“侨”为“桥”探新路 奋力推进共富基本单元建设 |
||||
|
||||
青田是历史悠久的华侨之乡。青田华侨已有300多年历史,现有33万华侨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青田县凝聚侨力量,奋进共富路,通过打造优质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公共空间等举措,实现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等三大标志性成果全覆盖。目前,青田县芝竹未来社区入选省第二批未来社区名单,方山乡龙现村、北山镇张坪村分别入选省首批、第二批未来乡村,青田县华侨文化县域风貌样板区入选省第二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并创成省首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 发挥华侨特有优势,把基本单元打造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金名片” 一是建成进口商贸平台。按照“聚起来、强起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芝竹未来社区内布局侨乡进口商品城,建成一期四个市场和一个世界红酒中心,总营业面积达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35家,汇聚70多个国家(地区)的7万多种进口商品,县外门店超400家,累计销售额达到150亿元,成功打响“青田洋货 世界超市”品牌。同时,成立侨乡投资项目交易中心,为华侨回乡安居兴业提供项目平台,截至目前,中心累计挂牌项目1700余个,总投资超4000亿元,签约项目100余个,投资总额近400亿。 二是建设特色农产品平台。借助特色精品农产品和“丽水山耕”优势,打造华侨(中国)农产品采购中心平台-侨乡农品城,营业面积2900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10家,产品品类800余种,带动本地酱板鸭、杨梅、茭白等产品销售。配套建立侨乡国际农产品城储运仓园区,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贸易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全产业链整合。 三是举办新型消费类展会。在青田县体育中心、文化会展中心连续举办四届侨博会、两届咖博会和四届农博会。侨博会展销面积从6.5万平方米扩展到9万平方米,展位数从1000个增加到1800个,参展企业从700多家发展到1300多家,展品类别从进口红酒、美妆日化到咖啡、“哈蒙”不断丰富,线上线下参展总人数超过百万,累计意向成交额98.5亿元。 活化农遗多元价值,协调推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联合建设 一是以产业兴旺夯实富民增收基础。全方位挖掘农遗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元价值,扎实推进农遗转化 30项重点任务,新发展稻鱼共生基地 5000 亩以上,培育百亩以上规模生产主体4家,带动发展青田田鱼、千峡湖有机鱼瓯江溪鱼“三条鱼”产业。探索农遗公园市场化运营模式,建成农遗良品助农展销中心、稻鱼共生科研发展基地和全球教学基地,提升农遗旅游专线,打响“鱼多多”“鼋宝宝”系列文创品牌,推动青田油茶栽培系统申报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二是以农遗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通过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开展石雕小镇、美丽城镇创建、未来乡村建设等一系列联动建设行动,安排项目33个,其中新建项目30个,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2.1亿元,投资完成率100%。通过联动合作机制,强化深度合作运营。如,芝竹社区邻里中心的幸福学堂为儿童设置各类与农遗相关的体验课程,并组织社区儿童赴方山乡龙现村开展“研学寻根之旅”活动。通过研学实践,在挖掘农遗大会多元价值的同时,积极探索“劳动进课堂”的教育改革实践。 三是以千万工程重塑乡村空间功能。全域落实农村风貌管控新政,布点推进花园细胞工程,高标准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2 条,建成北山张坪、仁宫寺岙、三溪口白浦等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新增历史文化保护村4个。深化片区联盟组团发展,重塑强村公司发展体系,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农民创业就业促进行动,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15万元以上。 聚力民生福祉改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是聚力城市扩容提质,展现共富风貌。制定老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24.3 万平方米。新增“微改造、精提升”城市景观 20 处、城市口袋公园2个、环太鹤湖绿道 20 公里。制定实施南北上山路网规划,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 623 个。新增 G637、G638 两条规划国道,浙西南江海联运中心港一期落地建设,三溪口大桥建成通车,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 150 公里。 二是聚力”一老一小“场景提升,增强共富成色。营造“一老一小”友好环境,推广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送代升级“侨乡养老管家”平台,重点发展山区养老流动服务,建立爱心大篷车服务巡回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购、助医等服务,探访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5000人次以上。新增婴幼儿托位 390个,建成全市体量最大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如,青田县华侨文化县域风貌样板区高标准创成山口镇省三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方山乡县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三是聚力侨乡药事服务,创新共富模式。全市率先实现医学查验互认共享,入选山区 26 县唯一的药事服务共享先行示范项目。在着力提高药事服务覆盖面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药品流通监管领域数字化建设,持续推动“侨乡药事通”应用中“药事服务”场景建设。如,芝竹未来社区精准收集药事服务基础信息数据库,形成社区内老年人用药需求清单及个人药历,实现药事服务全过程线上流转。截至目前,我县4个民生药事服务站共开展服务14745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丽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