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集、补、赋”联动创建未来社区


发布时间: 2023-03-14 15:3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江山市紧紧围绕全省共富基本单元“1352+N”总体架构和衢州未来社区专项行动方案,系统推进未来社区创建工作。江山市以“六方协同、金牌服务、全域覆盖”为工作路径,借省级平台推广之势、部门资源融合之力、居民社群参与之机,迅速实现社区风貌大更新、服务全年龄、运营可持续三大突破。累计投入1.7亿元用于7个未来社区建设,成功命名1个省级未来社区、1个市级未来社区,创建4个未来社区,总受益人数达7.5万人,举办活动超500场,来访人次超3万人。

远近集成,一盘棋构建社区服务体系

一是城区全域覆盖,推动“小盆景”变“大风景”。提前编制全域未来社区布点研究规划和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在城区全域建立“全面普查+以评促建”的社区公共服务补短板机制,形成“调查-评估-提升”动态闭环。建立“全域规划+年度计划”的项目实施机制,通过未来社区三年计划落实全域项目实施机制。目前已完成23个行政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建立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库,2023年申报第七批6个未来社区,实现未来社区覆盖率超过50%,预计2026年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

二是金牌服务激发,推动“小体系”变“大参与”。为破解单一依赖社区组织活动、服务类型缺少针对性等问题,打造未来社区金牌服务体系,为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变管理对象为共治力量。招募金牌达人作为社团负责人,每月常态化开展老娘舅调解工作室、红姐亲子工作站等社区活动。建设新心驿站,颁发“小巷骑士”聘书,出台“骑士章程”。如周家青未来社区9个社团组织开展社团活动32场,各类讲座300余场,参与人数达2500人。“小巷骑士”累计为社区提供90条意见建议,社区落实率100%。

三是一老一小聚焦,推动“小服务”变“大集成”。加大服务供给力度,构建“社区大照护”体系。配建康养中心,制定每周社团活动计划,与养老机构签订协议,提供短期照护服务。配置幼儿照护驿站,形成“1+N”婴幼儿照护服务场景,联动社区内儿童乐园、幼儿园,提供生活照料、幼儿早教等服务。配建老幼融合服务场景,提供青少年“四点半学堂”、职业人员“乐活角”、老年人“常青课堂”等多种类、多龄段的服务场景,目前已开展300余场各年龄段课堂活动。

短板补强,全方位更新提升社区风貌

一是补强居民刚需短板,提升社区服务集成力。围绕一老一小活动空间不足、锻炼设施不齐、停车难等问题,紧扣群众刚性需求和高频场景,统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集成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品质。如统筹市心、民声、周家青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共2.1亿元,用于新建3个社区邻里中心,增加停车位674个,更换健身器材17套。

二是补强文化内涵短板,显化社区治理凝聚力。加强文化实践阵地建设,打造社区精神堡垒,增强居民归属感,创建社区党建治理新模式。如周家青未来社区打造“蜂王引领、构筑蜂巢、引蜂入巢”的红色党建文化新体系,下设网格党支部,打造5级红色物业联盟体系,培育社区调解组织,累计服务超过700人次,借助浙里未来社区在线平台,累计预防监管社区重点人群和重大紧急事件达27671起。

三是补强景观风貌短板,强化社区环境吸引力。按照“渐进整改、分期实施、增点扩面”工作模式,更新社区绿化景观节点,提升环境品质。通过路面立面整治、架空层改造、景观小品修补等行动,亮化社区景观风貌。如市心、民声、学府、周家青社区实施景观综合整治行动,改造社区面积3万㎡,提升社区绿化景观5万㎡,整治小区道路6.5万㎡,更新人行道铺装约2.3万㎡。

资源赋能,多渠道创新社区运营机制

一是六方协同,全方位搭建社区运营机制。为破解未来社区难以独立运营、依赖政府输血等问题,打造“街道、社区、部门、国资、企业、社会组织”六方协同的可持续运营模式。街道统筹政府、居民、社会、物业四端资源;社区主导运营工作;组织部、民政、侨联等部门支持共享食堂、侨胞服务站等场景建设;国资公司与民营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物业公司;数字服务公司提供运营指导;社会组织提供社群活动。如组织部提供宣传阵地资金5万元,侨联提供侨胞津贴3万元,召集姜金祥、周小红、徐祥明等13位社区达人组建摄影协会、婺剧社、排舞队等35个社会社团组织。

二是四端融合,数字化赋能社区共治共享。克服社区普惠服务与居民需求偏差,通过浙里未来社区在线平台提升治理水平,实现社区、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的四端融合。打通社区后台管理、智慧安防、物业管理等系统,住户信息全上线,数字化设备全联网,实时分析社区服务数据、活动信息、物业管理和安防情况,动态优化社区普惠服务供给。截至目前,数字化平台上线12982条住户标签信息,488台数字化设备联网,针对性优化9个社群圈子活动、17个一老一小普惠服务项目。

三是三方统筹,多路径保障社区资金渠道。以“项目统筹、部门协同、财政支持”保障机制为核心,破解无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问题,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统筹项目专项债、财政资金,协调国企减免运营费用,降低运营成本。财政累计保障未来社区建设资金1.1亿元,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保障第六批未来社区建设资金约2300万元。协调双塔街道与城建投公司达成协议,累计降低周家青邻里中心各项运营成本60余万元。(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