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四力”攻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发布时间: 2023-03-21 15:26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约4.6万人。大源镇商业业态非常丰富,3平方公里内各类餐饮店有120余家,门窗企业524家,常年流动人口1.1万余人。大源镇党委政府紧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短板,以奋起直追的态度和勤恳务实的作风,立破并举强机制,“四力”攻坚求规范,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从“根”上立机制,强化全局领导力

富阳区大源镇始终坚持一线指导,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健全架构,体现全面领导。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工作领导。年初与各村签订责任状,确保“双拼双争促共富,向美而行迎亚运”。二是定期汇报,强化督查督促。建立定期汇报制度,镇主要领导每月专题听取垃圾分类等工作推进情况;大源镇人大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组织各代表联络站深度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监督,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督促督查。三是分片联系,实现责任到人。大源镇机关各科室组团联村挂钩指导帮扶,利用每周二行政村例会时间,通报所在村存在的问题并专题研究对策解决,指导督促各村高标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行政村以网格为单位,聘请分类专职员分片包干负责,实现分片联系、网格管理、责任到人。

从“面”上求突破,增强改革创造力

富阳区大源镇坚持问题导向,聚集力量破解难题,打通农村垃圾分类“经脉”。一是注重基础建设,强化前端投放环节。大源镇集镇区域参照城区生活垃圾投放方式,对标开放式小区管理模式,进行定时定点投放。一年来,增设新站点12个、调整优化老站点9个,不断完善站点网络布局,进一步提升站点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和处置水平。二是加强人员配备,理顺分类收运环节。富阳区大源镇采用“镇选、村聘”模式,直接参与生活垃圾收集人员的面试选配工作,并定期进行垃圾分类收运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各村收集人员水平。三是开展积分兑换,创新激励反馈环节。大源镇与惠众、富伦等环保公司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模式,将农户的垃圾分类积分与实物奖励相挂钩,充分调动村民农户的分类积极性,形成“正向引导+激励反馈”的工作闭环,进一步提高了分类实效。

从“源”上重引导,提升社会参与度

大源镇坚持理念为先,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从思想意识上让农户“想分”,实际生活中帮农户“会分”。 一是发挥“星级达人”模范作用。2022年大源镇产生多名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星级达人,他们凭借良好的自身形象、专业的授课培训、耐心的引导教育,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星级达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宣讲、组织活动等产生达人辐射效应,带动一方、辐射周边,形成全民讲分类、做分类的氛围。二是“四色”队伍助力垃圾分类。大源镇以“党建+”为载体,建立“金”—巾帼主力军,“青”—青年行动队,“银—银发监督团”、“蓝”—蓝马甲宣传员“四色”宣传队伍,从上门督导、新媒体宣传、公共点位管理、点对点宣讲等开展分类宣传督导工作,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

从“质”上促提升,提高村民执行力

富阳区大源镇注重分类质效,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域覆盖。一是结合实际,分层推进。针对省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不符合创建进度的行政村不予创建或者调整创建,倒逼示范村引起高度重视。要求一般行政村整村推进,选取一个自然村按照示范村要求完成创建,在实现垃圾分类全域覆盖的基础上,形成“星星点点”的示范分布。二是专业团队,严格考评。大源镇设立垃圾分类考评团,以“最清洁”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为载体,综合各线力量,每月进行垃圾分类擂台比武,对各村进行每月两次的严格考评打分排名。并依托区“大党建”大比武、区“美丽庭院”比武等活动,抓住“垃圾分类”在各类考核中必有要求的有利契机,顺势而为、借势借力在重点村、难点村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杭州市富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