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住建局以“四变”为抓手 全面促进城区环境卫生提升 |
||||
|
||||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江山市住建局聚焦“环卫、市政、园林”三大公用领域,对照创文标准,重点加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园广场等重点点位整治管理,全面促进城区环境卫生提升,以“四变”为抓手,按照打造“城市客厅”要求,全面加强人机协同、空地一体,打造一座“可席地而坐”的城市。 一是深挖潜,变瓶颈为抓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卫保洁全周期管理的实施方案》《江山市住建局“玉叶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打破条线分割,对公园广场、商业大街融合环卫、市政、园林力量,实行分网格作战,网格长对网格内所有力量进行统筹调配,建立“小分队、大支撑”的立体综合作战体系;环卫保洁“建立“机扫+普扫+高压冲洗+动态保洁+督导巡查”的“五位一体”精细化保洁制度,建立作业微信群,完善“发现—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对部分保洁盲区、卫生死角、突发状况等的及时发现和快速解决。 二是强机械,变低效为高效。借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好契机,推动环卫作业由以前传统的人工保洁模式向机械保洁智能化转变。加大环卫机械化设备投入,实现机械化作业范围,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区域结合部拓展,由主次干道向支路、街巷拓展,由快车道向慢车道、人行道拓展,做到应扫尽扫;积极推广使用小型新能源清扫机(车),用于对城市重点区域、路段的广场、人行道冲洗,确保道路无树叶、污渍、油渍、痰迹,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道路洗扫车4辆,洒水车10辆,三轮高压清洗车28辆、快保车80辆,加快组建了一支强大、高效、专业的机械化环卫保洁队伍。 三是转方式,变粗放为精细。进一步加强保洁力度,18小时(4:00-22:00)清扫保洁制度,将每天普扫完成时间从7点提前到6点,保证每天按时完成2-3遍普扫任务。实现每天洒水降尘不少于6次,冲洗不少于2次,确保城区环境保持清洁。对江山大桥至迎宾大桥范围内街区按照“城市客厅”的标准,实行精细化保洁,确保6点前完成主次干道垃圾普扫和机械清洗“双保洁”,6点之后开展背街里巷清扫和面上动态保洁工作,确保实现公共区域无死角、路面无积尘、城市家具无污渍;强化工作关爱,为早、晚班工作人员提供工作餐,减少中途离岗的时间,增加作业频次;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间和垃圾中转站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公共卫生间“一人一厕”保洁机制,全面提升保洁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四是严监管,变突击为常态。进一步加强对保洁中标单位的履约监督,对于中标单位违反合同约定行为,进行不良行为通报;建立信息公示监督机制,对保洁公司、环卫人员姓名、作业时段、联系电话、举报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市民监督;成立住建局市容环境卫生专项督查组,每月对四大保洁公司人员到岗、保洁实效、人员配置、其他配套保洁事项处置等核心指标进行评估打分,对考评1次末位的由环卫处进行约谈,2次末位由住建局进行通报,连续3次末位的启动合同解除程序,对合约期内最差维养单位,列入“黑名单”,永续不得参加江山环卫招投标。建立优秀班组、优秀员工考核评选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反向惩罚,提升保洁人员工作积极性。(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