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 打造“台州味”现代化美丽城镇


发布时间: 2023-04-10 15:38 信息来源: 浙江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 浏览次数:

建设现代化美丽城镇,是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行动。台州将全面落实“加强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创联建”,深化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精神,积极探索美丽城镇建设新路径,立足乡“土”乡情、深挖“特”色资源、推进“产”镇融合,打造具有“台州味”辨识度的现代化美丽城镇。

一、立足乡土乡情,以民为先、服务提质,打造美丽城镇建设新图景。一是党建引领、协同共建,画全图。路桥区峰江街道明晰“环白枫山”“林源花海”“聚工汇创”“枫桥街区”四大片区发展特色定位,开创“三优三实”党建工作法统筹推进、一体贯通,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二是全民参与、强化监督,施好肥。三门县建立治污管理办公室,推行县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管理主体、村级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搭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监管平台,并制定村民自治公约,委托村民日常维护;亭旁镇建立村民联片监督机制,引导村民相互监督,每月巡查,截至目前整改率达100%。三是科技智治、提升服务,收优果。天台县白鹤镇通过无人机巡航巡查,拍摄垃圾堆放点位图像,建立脏乱差“黑名单”台账。路桥区新桥镇新增新“和合人事”民转刑安监防控系统、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系统、智治中心系统等数字化治理场景,探索全域美丽建设新路子。

二、立足特色资源,深挖内涵、成风化人,凝练美丽城镇建设新精神。一是老城复兴、保护传统,守文脉。玉环市坎门街道留存二条岭、坎门桥等地标性建筑,秉承“不造假”“不造旧”的原则进行立面改造,保留历史厚重感。黄岩区组建智囊团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基因,探索每个村落的主题定位,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二是制度创新、活化非遗,促新生。椒江区章安街道创新非遗点餐制度,整理13项特色非遗项目,制作成《非遗进农村文化礼堂项目库》,依托线上平台供各村挑选;应用大数据智能分析非遗项目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和科学有效评估,依托数字化改革,解锁“非遗+互联网”新模式。三是多元拓展、业态融合,聚精神。临海市小芝镇实施“文旅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战略,全面整合提升胜坑和石牛坑传统古村落、峙山头古人类遗址、芝圃集·老粮仓综合体、花积山野营地等特色旅游资源,并打造“古村度假游”“古遗址寻根游”“农业研学游”“生态度假游”四条特色文旅精品路线,打造文旅新路标。

三、立足产业基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探索美丽城镇建设新路径。一是培育龙头、重点发力,树品牌。仙居县安岭乡走“茶文化+”特色发展道路,发展一体化生态旅游,擦亮安岭茶叶金名片。玉环市坎门镇以汽车文化底蕴为基础,“产、学、研、销、旅”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打造省级特色汽车主题小镇。二是畅通渠道、人才赋能,秀力量。三门县对接台州“456”产业布局,创建具有前瞻性和三门特色的“双证融通”培养模式,构建职技融通“双培养”育人体系。黄岩宁溪镇聘请多名高校专家教授担任产业规划师,精准指导精品柑橘、中药材种植,带动全镇柑橘、中药材种植6000余亩,逐步形成农业主导产业。三是数商兴农、促收提质,谋共富。临海市涌泉镇借力“临海共富·甜美嘉年华”活动,挖掘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打造直播集群,累计成交额37.6万元。温岭市城北街道由街道投资建设直播基地为企业开辟更为完善的网上销售路线,该基地已吸引当地60多家企业加入,带动销售额1.3亿元。(台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