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打造共富城乡融合基本单元 绘就山海新画卷 |
||||
|
||||
近年来,台州市按照“全省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部署,紧扣共同富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时代主题,坚持系统思维、集成推进,“奔跑开局”,全面动起来、干起来、拼起来,全力以赴加快形成具有台州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和案例,全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 目标创建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一是抓好未来社区全域落地。按照“全域规划+年度计划”机制,推进未来社区全域化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落地见效。2023年创建未来社区新增30个以上,累计创建91个以上,建成验收10个以上,完成城镇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场景30个以上。二是推动未来乡村提质扩面。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基础,以精品示范带建设为纽带,以未来乡村建设为核心,推动未来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今年建成20个以上未来乡村,打造40个以上“一老一小”服务场景。三是提升城乡风貌样板区“颜值”。按照年度计划,更加突出功能完善、产业带动、百姓增收、治理优化等共富元素。2023年推进19个新建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续建2022年度样板区试点3个以上、续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2个以上,完成8个已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样板区建设,梳理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项目200个,其中完成9个小微空间“共富风貌驿”项目落地。 实现路径要有思路,更要有特色。一是加快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围绕“十五分钟生活圈”,以社区为主攻方向,整合提升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养老、商业等各类设施配置,突出“一老一小”问题解决,加快构建属地化、标准化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比如,椒江城隍浦未来社区利用闲置空间及资源打造一体化的社区邻里中心,通过搭建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实施“线下共治+线上增智”,实现社区资源共享。玉环湖滨未来社区以天宜社工服务社为依托,构筑养老托育场所,建设24小时智慧健康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儿童之家,打造扶老携幼的“互助邻里圈”。二是彰显地方人文特色。黄岩区将打造“和而美”的宋韵文化内核作为风貌提升亮点之一,整合“宋服之冠”赵伯澐墓、柔川书院遗址、宁溪直街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仙居县聚焦千年文脉,加强传统村落空间整治,建设千年商埠风貌特色区,展现皤滩古镇、山下村、西亚村等一批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传统文化村落及历史人文风貌,实现传统村落的活化传承。三是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温岭市未来乡村开展了土地全域整治拓展未来乡村发展空间,通过党建联盟和产业先行,打造未来乡村共富“同心圆”,通过绿色发展,融合一二三产,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效和村民增收。路桥区小伍份村引进草编帽、扎染、烘焙等文化体验性项目,引入农村电商,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培优扶强工业龙头企业,引领喷雾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共富工坊”纽带效能,推进乡村资产资源现代化经营。 工作机制要求实效,更要求长效。一是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建立未来社区与未来乡村联动机制,通过数字化城乡联动平台,加强农产品进社区、社区居民进乡村、城乡社区活动联动等,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广泛共识。比如,通过农产品产供销、产业培训、乡村农家乐、社区微型农博会等形式,让乡村产品和活动向城镇输出,城镇技术向乡村服务,实现创业、产业场景联动。二是完善优质服务体制。聚焦农村“一老一小”问题,完善农村康养、医疗和托育服务布点,加快打造儿童驿站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一批服务站点,探索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路径。比如,临海市推动儿童之家的“校村、村企、村村、校校”联建工作,以先进带后进、优势互补方式,增强示范点位辐射效应。对接公安、金融、医院、税务等儿童职业体验行业领域,目前在全省率先创成5家职业体验型儿童之家。三是强化考核督导机制。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架构,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实体化运行。定期开展技术服务、组团帮扶活动、业务培训、学习交流和调研督导工作,推动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美丽城镇与城乡风貌样板区计划共谋、标准共融、试点共推、资源共享。(台州市风貌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