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淳安县枫树岭镇以点带面促分类 示范引领齐参与 |
||||
|
||||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为加快推进淳安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枫树岭镇以下姜村为突破点开展重点宣传,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力,坚决扛起示范窗口担当,建立起垃圾分类“枫树岭样板”。 以“长效”促“成效”,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坚持优秀经验推广。坚持落实每周二“集镇整治日”、环境提升“集中攻坚月”和妇联“美丽8号”行动日等活动,以下姜村为试点,带动周边行政村积极优化和推广“144分制”治理模式的优秀经验,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清洁乡村工作先进村的评选,并将垃圾分类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村书记“争星晋位”打擂比武暨“先富帮后富 区域共同富”组团竞赛活动,提高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二是完善环网管理机制。设置环卫管理机构,完善垃圾收集清运、卫生保洁和保洁员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下姜试行、全镇推广”,在各行政村配备卫生保洁员,实现日扫日清,集中收运,各村对所聘保洁员实行动态管理,择优录用。同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对垃圾处理进行分类指导,形成了垃圾服务产业化运作模式、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以及通过镇资源处理站实现垃圾资源化方式等。 三是优化环保考核制度。重新制定《枫树岭镇生态保护工作考核办法》,将各行政村、包村干部、镇政府各行政部门、村党组织书记、环保员、垃圾收集员和其他具体业务负责人全部纳入考核管理范畴,由镇生态办牵头,每月以暗访、检查赋分等方式组织考核,并结合市县督查通报结果,实行月通报、季奖惩,有效发挥考核的激励和警示作用。 以“协作”聚“合力”,分类氛围不断造浓 一是加强部门配合。将农村垃圾分类整治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考核内容,与农村旧村整治、创建省级美丽城镇、文明村镇、生态村镇等工作有机结合,如镇团委联合枫树岭镇中心小学组织少先队员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宣传活动,为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了浓厚氛围,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丰富宣讲形式。开展“大手牵小手”垃圾分类进校园、“开学第一课”、“岭上巾帼”志愿服务等行动,持续组织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宣讲会;同时,在下姜村举办“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暨“倒垃圾,先分类,带走文明留下美”—垃圾分类展示主题宣传活动,形成日渐浓厚的科学分类氛围。 三是实现村民自治。鼓励下姜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制定《下姜村关于垃圾分类的村规民约》,并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复制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系列活动的宣传发动和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营造起“美丽清洁家园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真正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 以“执法”促“整改”,精准分类再度升级 一是首推责任承诺制度。针对下姜村民宿多的实际,安排专人指导民宿负责人逐一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对餐饮行业联合保洁公司签订“餐厨废弃物收运协议”,进一步明确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义务,理顺管理体系,形成责任到村、到单位、到企业、到门店、到个人的工作格局,确保生活垃圾产生、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全过程分类责任明确、要求清晰、管理到位。 二是开展定期专项执法。完善联合执法体系,做到宣传、检查、执法并行,重点针对企业较多的行政村,每月镇生态办协同镇城管中队定期对辖区分类主体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的专项宣传、检查和执法,从投放准确率等具体工作着手,通过末端执法倒逼源头分类,实现从企业单位到个人主体一手抓。 三是完善检查通报手段。通过公众号等平台搭建垃圾分类曝光台,依托综合执法队常态化专项巡检,并结合市县督查通报内容和镇生态办自查自纠情况,每月对各行政村垃圾分类工作赋分排名并公示,曝光垃圾分类漏洞,营造垃圾分类工作良性竞争和持续进步的良好氛围。(淳安县垃圾分类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