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硬实力” |
||||
|
||||
近年来,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锚定高质量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目标,坚持“利民、便企”,聚焦“服务”提升,把企业和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改进服务的重点,不断优化工作机制,下足下好“绣花功夫”,为武义县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执法力量。 “法治大礼包”延伸普法触角。开展“春风知你意,送法到基层”普法宣传活动,为沿街商铺送上涵盖十余份法治宣传资料的“大礼包”,加强对商铺管理指导帮扶。“法治大礼包”结合商铺特性,包括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内容,不仅涵盖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燃气安全、装饰装修等与商铺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以“漫说执法”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表述、生动形象的人物、色彩明艳的图画、简明扼要的主题,讲述市容环境十大顽疾,为商家经营活动‘避雷’指明方向,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今年累计普法90余次,服务人数超3000人,发放“大礼包”200多份。 “渣有序”畅通渣土供需渠道。搭建了全市首个工程渣土供需信息交流平台“渣有序”,有效缓解建筑渣土供需信息不畅,提升渣土消纳处置能力。“渣有序”的上线运营,不仅有效减少了供需双方及运输企业因信息不互通而导致的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实现县域建筑渣土供需信息的及时对接和统一调剂,同时也提高建筑垃圾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加快构建建筑垃圾的闭环管理,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综合查一次”减少执法扰民。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诊疗团队”,开展常态化执法,对餐饮店铺、企业开展一站式“把脉问诊”。“诊疗团队”对照检查清单开展检查,内容涉及垃圾分类、市容环境、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同时针对首次发现的违法行为,制定‘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罚’事项清单,对个别拒不整改或消极应付的依法立案查处,在体现执法力度的同时彰显执法温度,从而形成社会管理的良性循环,全方位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升级。2023年累计已开展综合查一次137次。(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