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三合镇多维筑基 赋能美丽城镇提质升级 |
||||
|
||||
今年以来,天台县三合镇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原则,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干净、美丽、宜居、和谐、人文的幸福三合镇,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更好、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挖特色、抓重点,勠力同心夯实环境基础 一是发掘村居特色,补齐人居环境短板。为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三合镇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结合村居格局特点倾力打造“微菜园”“微花园”“美丽庭院”,摆脱“脏乱差”困局,勾勒和美乡村新画卷。二是聚焦重点问题,持续精准发力。本着“不放过一个盲区,不留一个死角”的原则,组织道路保洁人员、志愿者加强对各村背街小巷等区域的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乱扔乱倒等十大乱象进行整治,重点对积存生活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河道杂物进行大清拆、大整治清理,切实保证辖区内人居环境整洁有序。三是凝聚干群力量,全面推进谋成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村干部、志愿者、群众齐参与,坚持“挂图作战、对图销号”的工作方式,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整资源、承文脉,深厉浅揭厚植人文底蕴 一是活化历史资源。聚焦历史文化名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挖掘奚骏声等历史名人故事3个,提炼周传仁等红色故事2个,创新打造“和·三合”宣讲团、“青春说”理论宣讲员等载体,传播三合好声音。二是赓续历史文脉。以台州市第一家村级抗战史迹陈列室-下峧村抗战陈列室为依托,深挖红色资源、升级红色展馆、开发红色学堂、搭建红色营地,串“红”成链打造红色研学游基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打卡地。三是打造非遗名片。我镇拥有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分别是省级非遗“灵溪奚家拳”,市级非遗“亭头词调”“状元游街”,县级非遗“朗树花鼓”“长狮子”等,建设三合镇非遗传承展示馆,收藏各类展品500余件,擦亮三合非遗金名片。 织网格、搭队伍,智慧大脑凝聚善治灵魂 一是因地制宜建网格。坚持“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的原则,采取基础网格与专属网格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全镇共划分农村网格34个、专属网格1个,微网格165个,设立党小组147个,按照“1+3+N”模式配强网格力量,现有网格长34名,专兼职网格员67名。二是凝心聚力组队伍。以环境卫生、城镇秩序、镇容镇貌管控为重点,深化“一路一街一支部”“一巷一弄一党员”机制,实行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每名党员都有“责任区”,明确职责分工,精准施策,不断推进美丽城镇建设质量。三是科技赋能强装备。在集镇主要路段及背街小巷安装了监控,并纳入镇“四个平台”,与公安网络连通,确保发现问题即时处置。日常巡查小队也配备执法仪,做到全方位监督、管控和依法行政,保障集镇环境和秩序。(天台县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