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新“四千精神”奋进美丽城镇建设 |
||||
|
||||
台州市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激发城镇建设活力,凝人心、强基础、拓品牌、敢创新,践行新“四千精神”,为建设现代化美丽城镇厚植力量。 一、因地制宜,千方百计提升品牌。一是党建示范领航。椒江区章安街道围绕“发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总思路,抓实党员设岗定责、积分管理等工作,形成良好氛围,先后荣获省级农房改造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等荣誉,提振美丽城镇建设。二是乡情底蕴筑基。天台县三合镇讲名人故事、传党史学习教育、挖红色资源,串“红”成链建红色打卡地;同时依托镇内的省级、市级、县级非遗,整合建设传承展示馆,擦亮该镇非遗金名片。三是品牌特色延伸。临海括苍镇打造“高山蜜露桃”品牌标识,全面实现统一化、规范化生产销售,挖掘附加价值,与知名餐饮联名合作,提供立体式精准营销,打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二、与时俱进,千方百计拓展市场。一是数字平台发力。玉环市龙溪镇建立智联阀门产业互联网平台,包含多个模块,实施区域一体化,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为产业链资源整合对接夯实基础。二是要素保障破难。天台县打破村域边界,整合地块20个,流转7个村土地,开垦荒地930,助力大志茶叶走出去、走出名。仙居县提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一亿元,强化资金要素供给。三是业态融合拓路。黄岩县澄江街道做深柑橘旅游文章,推动中国柑橘博览园微改造、精提升,打造“甜蜜澄江”农旅融合新业态。天台县泳溪乡搭建“1+7+X”组织架构,依托农旅融合党建联盟,将产品传向甬台温。 三、自立自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一是人才队伍充能。玉环市制定青年工匠培养计划,放大职院人才培育效能,健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实习实践”模式,留住人才;建立人才发展公司,整合人才公寓,建立引才实体化、集团化机制。二是镇企联合攻坚。椒江区大陈岛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培育退出特色金融扶持项目,邀东海研究院专家上岛,为黄鱼养殖企业提供专业指导。温岭市城南镇布局文旅项目21个,串联渔业、餐饮业、旅游业,实现共富共振。三是数商兴农增收。三门县珠岱镇开设线上“珍珠小岱共富集市”,借力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已完成“云直播”11场次,销售额达12万元。 四、以人为本,千方百计为民造福。一是镇貌更新提质。仙居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个,打通断头路5条,新增公共车位700个。椒江下陈街道投资2600万元,完成古民居修复、丁字街历史建筑改造、古村道修复以及水系恢复等建设工程。二是环境整治添绿。路桥区新桥镇启动农村环境整治“三清三整”;临海市上盘镇集中清理镇域卫生死角,消除破旧裸露墙体,整治乱搭乱建,农具乱放,规范庭院种植,让环境“绿起来”。三是惠民服务润心。温岭市滨海镇开展艺术点单下乡活动,通过村级点单方式组织多类型、深层次全方面的艺术演出,紧扣群众需求,弘扬文化精神,全年共举办30余次。 (台州市美丽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