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三力共施开创美丽城镇新局面 |
||||
|
||||
自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仙居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美丽城镇建设工作部署。以助力发展建设仙居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四个仙居”建设,以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仙居篇章。 着力“城市更新”,重塑美镇风貌 一是提升城市形象显示度。高标准完成县城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区块详细设计。加速实现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未来社区安置区等4个项目主体建设。深化与省交通集团路产城发展集团合作,加快未来科创城核心区块建设,开工建设仙祥路品质提升工程、三桥溪景观休憩带等5个项目。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适配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黄坦树未来社区、杭温高铁站前广场开工,红旗广场、环城南路地下通道投用,晨曦路改建工程通车。完成重点区块内涝整治4个、老旧小区改造3个,打通断头路5条,新增公共停车位700个。5个村社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 三是提升城市生活幸福度。实施教育提质三年行动,汤归小学等6个教育项目投入使用,新增学位3060个。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一律实行均衡编班。全面实现“中小学、幼儿园空调进教室”。依托医共体,实行六大片区分级管理,做实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双提升”。精准配置托育和养老服务资源,引进优质养老服务运营机构,托管福利中心一期养老中心。 聚力“项目攻坚”,激发美镇活力 一是奋力推进项目招引。推行“基金+基地”“链长+链主”招商模式,绘制产业链招商“鱼骨图”,构建全员全域大招商工作格局,月例会调度、清单式破难,推动项目早决策、快落地。与省交通集团路产城发展集团签约合作城西区块城市有机更新项目,省属国企首个路产城项目落户仙居。 二是聚力提速项目建设。深化项目审批“三个六”行动,清单式提供项目“批前”服务,重大项目审批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等37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21.6%,两年内立项项目开工率居全市第1。杭温高铁线下工程贯通,S321朱溪至白塔段全线贯通,朱溪水库下闸蓄水移民安置通过省级终验。 三是全力强化要素供给。完成供地4569亩,处置“三未”土地2044亩,强化土地要素;供给争取上级转移支付2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25.5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1亿元,强化资金要素供给;引进大学生6554人、台州“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人才19人、外国人才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542人,强化人才要素供给。 合力“城乡共富”,共推美镇发展 一是建设和美乡村提品质。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狠抓全域环境革命。实施传统建筑保护,引入非遗体验、农耕体验、康养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重塑和美乡村面貌。获评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30个、未来乡村8个。 二是深化文旅融合扩内涵。依托原有的山水格局和当地的历史人文,将美丽城镇建设与特色民居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打造和“低散乱”产业的整治等密切结合,加强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塑造。推进下汤遗址考古发掘,加快桐江书院宋韵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仙居花灯等非遗项目产业化。白塔-淡竹“神仙画游”获评全省首批县域风貌样板区。 三是做强“神仙大农”促共富。“神仙大农”作为仙居重点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完成4家线下旗舰店开设、3家线上店铺上线,举办“大农集市”及年货节13场,为农户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实现产品从少到多、门店经营省、市、县、乡四级覆盖、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截至目前,“神仙大农”已推出257款产品,辐射覆盖全县80%农户,纳入品牌体系销售额达12.5亿元。“神仙大农”将进一步发挥其聚集资源优势打造区域“金名片”的独特作用,带动仙居绿色农业和旅游等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广大农户实现共同富裕。(仙居县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