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滨海镇以一颗葡萄“出圈”探寻 美丽城镇产业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3-05-25 14:5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温岭市滨海镇聚焦葡萄特色产业,强化农业品牌化与高质化建设,推动一串葡萄“身价猛增”, “新农人”不断回流,改写农业“供给侧”,为滨海的葡萄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实现葡萄年产量达4万吨,年产值近5亿元。

突破发展困局, 注入产业转型升级源动力

一是借助科研力量出圈。依托中国农学葡萄分会、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专业技术合作优势,以滨海特色“甜蜜”葡萄产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高品质葡萄种植“示范方”,为葡萄种植户搭建学习实践平台,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民,提高葡萄种植业科技含量,实现滨海葡萄品质再提升,推动葡萄产业有序提档升级。

二是寻求商业支持出圈。与百果园、鲜果巴巴全国连锁水果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滨海葡萄销售市场,为滨海葡萄打开全国市场的大门。同时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积极引导农户、合作社创建自有品牌,通过电子商务、新媒体以及展会等多种营销手段,宣传品牌特色,拓展葡萄销售市场,加快推进葡萄品牌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壮大。

三是出台政策扶持出圈。加大对葡萄种植示范方的支持保护力度,以点带面,引导葡萄全产业种植高品质葡萄,全力打造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全域共富的产业格局。把滨海大棚葡萄从“大路货”做成“大IP”,赢得市场和产业领域的高度认可,带来生产观念、营销体系、人才结构的巨变。

持续技术创新,打好品质品牌建设翻身仗

一是以“早”出圈。大力推广“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引进“南太湖特早”、“天工墨玉”等早熟品种,经过促早栽培能够在四月底、五月初上市,打破气候条件对葡萄种植的制约,使葡萄赶在台风季之前上市,既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能填补市场空白,竞争优势明显,商业价值喜人。

二是以“优”出圈。大规模引进“阳光玫瑰”“维多利亚”等质优品种,通过科研技术支持,优中选优,造就更受人喜爱的口感和含糖度,进一步推动葡萄的过硬品质。同时倒逼种植户改变传统生产观念,撇弃以往一部分村民就认产量高才能多挣钱的“死理儿”,以品牌力驱动种植户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以达到“滨海葡萄”品牌对品质的要求。

三是以“共富”出圈。滨海葡萄比江浙其他产地葡萄提早20-30天成熟,经济效益显著。产品畅销福建、山东、江苏、安徽、上海、北京等省市,从本地市场走向“长三角”市场、华东市场乃至全国市场。此外,整个葡萄种植业带动农户年均增收逾三千元。通过发展葡萄产业,带动滨海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温岭市平均水平。

激发自身优势,驶入现代农业发展快车道

一是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出圈。滨海葡萄专业合作社智能化大棚葡萄园、吉园果蔬智慧农业项目为依托,加快光温水等环境控制设施、远程监控系统、智能数控等先进装备和遥感、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葡萄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全面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二是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出圈。持续鼓励订单农业、经纪人营销等流通模式发展,推动完善“农贸一体、产销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引导更多农户和农业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产销衔接、农产品流通,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多方共赢。

三是利用文化产业出圈。大力推广滨海葡萄地域品牌,做好文化资源挖掘利用,自2019年起通过举办“滨海葡萄节”,探索涉及滨海葡萄元素的文创产品,全面展示滨海葡萄文化。同时,借助葡萄文化节,利用专家教授指导葡萄产业发展、出台葡萄金融政策、引进网红直播带货等形式,助力温岭葡萄产业大升级。(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