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链”联动 补强镇街法制审核力量薄弱短板


发布时间: 2023-05-04 14:37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实施以来,台州市聚焦改革转型期、过渡期镇街法制审核力量不足难题,创新举措,对症下药,通过“组织链”“协同链”“供应链”“三链”联动,在黄岩区试点驱动镇街法制审核力量壮大壮强,不断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纵深挺进。2022年以来,执法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升19%,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夯实根基,配优镇街审核“组织链”

一是科学核定队伍设置模式。综合评估下沉执法队员数量、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乡镇(街道)地域经济等指标,确定7个镇街赋权,6个镇街派驻,6个乡辐射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766”设置模式,优化配置415名下沉执法人员,下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人员5人,持续做强乡镇(街道)法制力量支撑。二是完善法制审核运行机制。出台《黄岩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协调指挥机制(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在7个赋权镇街专设法制审核组,专职专岗负责案件审核工作。明确落实乡镇(街道)对法制审核人员的指挥协调权、管理考核权、推荐提名权、反向否决权以及工作补贴,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延伸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在全省率先设立、全域覆盖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通过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疑难案件联合评审,行政执法现场监督,督促乡镇(街道)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2022年,共开展现场监督12次,发现执法问题20余个,有效提升乡镇(街道)法制能力和水平。

赋活引擎,牵好区镇一体“协同链”

一是组建“传帮带”人才库。利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执法画像模块,组建区级法制审核人才库,共吸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10个条线18位法制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法制审核人员(公职律师),全流程指导开展专业案件调查,为镇街提供改革过渡期的专业法制保障。二是构建“镇街自审+区级协审”共审模式。依托浙江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建立“法制协审中心”,形成全流程线上监督闭环。在乡镇(街道)自审的基础上开展二次审核,并出具协审意见,实现案件质效“双提升”。2022年,共协审消防、应急、建设、生态等领域案件498件,未发生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三是搭建“镇街互评+部门点评”联评体系。由区指导办、司法局牵头,定期组织案件评查。以赋权镇街互评为主,进行案件互查互评,并不定期邀请专业执法部门对执法办案过程进行全面点评,为镇街查漏补缺,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与水平。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评查40余次,发现案件瑕疵30余个,案件办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放眼长远,建强人才输出“供应链”

一是强化人才储备。在干部招录中专设法制审核岗,将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必要条件,选拔高素质法律人才。同时,鼓励100余名公职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供学习经费和学习假期保障。2021年以来,共新增持证干部29名,不断为基层审核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二是搭建培育体系。出台《黄岩区法制审核人员规范化发展指导意见》,从法制水平、政治素养、任前培训、审核流程和要点等对法制审核人员的规范化发展详细规定。依托黄岩区屿头·乡村振兴学院平台,建立完善法制审核人员统一培训和发展制度,加快培育了一批法律素养高、法治思维强的审核队伍。三是激发内驱动力。将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作为乡镇(街道)法治建设重要内容,从机构完善、制度规范、人才配备、案件质量、复议诉讼等5方面科学制定28项考核评价指标,形成“以考促建”的长效机制。同时,完善行政执法容错和问责机制,明确问责追究和容错纠错的条件、执行主体、具体程序及适用范围,鼓励法制审核人员大胆探索、担当作为。(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