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聚焦“三个创新”构筑大环卫新格局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风貌新提升 |
||||
|
||||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住建局不断创新理念引领,强化城市精细管理,以“大环卫、全覆盖、一体化”服务模式在人员、设备、管理上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推进传统保洁行业、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治理三大领域变革转型,构筑起城市环卫一体化工作新格局,不断优化宜商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助力风貌提升。2022年度年南湖区共创建”一环“全域精细化管理示范区1个,”席地可坐“城市客厅精品点5个,精细化管理样本路6条,精细化管理样板街区3个。 聚焦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保洁行业向“职业化”发展 一是突出机械化作业,提升环卫保洁效率。聚焦“机器换人”,将传统的“人海战术”作业模式转变为“洗、扫、磨、吸、拾”于一体的立体化深度保洁模式。截至目前,已迭代升级重油污清洁车、道路深度保洁车、小型扫地车等各类城市保洁作业车辆505台(辆),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机扫率达100%。二是突出专业化建设,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围绕“1+3+N”,即1个总目标、“聚人心·铸品牌·优环境”3个维度、N项举措,切实提升环卫队伍适应社会需要和工作的能力,增强环卫工人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全区环卫工人平均年龄较五年前下降了3岁。三是突出精准化考核,优化长效管理机制。搭建“4+3+3+3”,即四方责任、三项机制、三张清单、三类指标分级管理层层负责推进框架,实现行清单式定标、标准化推进、量化式考核,考核结果与保洁经费相挂钩,以考促管,以通报促整改,确保环卫作业水平向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 聚焦应用创新,实现单一环卫服务向“综合体”进化 一是建设精品保洁示范道路。统筹组合机械资源推行“一路一策”,以机械保面、人工保点方式打造“一路一品”,为市民提供更多“客厅级”城市公共配套服务,已高标准创建“一环”全域精细保洁示范区、5个“席地可坐”城市客厅和6条精细化样板路。二是构建数智赋能治理模式。打造商业街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模式,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等应用场景建设,2022年,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63.03%,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1.9%。三是打造环卫服务亲民形象。在环卫服务中注入更多人文艺术教育元素,通过特色城市驿站、垃圾分类宣教基地等多样形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无废城市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环保知识。截至目前,已新建改建城市驿站10座,建设垃圾分类宣教基地6个。 聚焦技术创新,引领环卫管理向“数字化”转型 一是建立实时管理流程。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GPS北斗等技术,对环卫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将环卫管理中的“垃圾流”“车流”转换成“信息流”。截至目前,已实现175辆环卫车辆常态化实时监管。二是优化垃圾分类设施。智能化升级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在有条件的点位同步使用人工智能语音播报进行宣传劝导,同时增加自动破袋、自动评价、AI智能识别反馈等功能,持续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18个投放站机器换人提标改造,真正实现科技助力分类水平。三是健全闭环管理体系。依托垃圾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投放点分类质量、运输车辆轨迹、垃圾运量波动等进行实时数据监控,对发现的垃圾分类违法行为在线抓拍、实时登记,减少管理盲区。截至目前,已安装1317个视频摄像头,实现778个居民小区、6个生活垃圾中转站全覆盖。(嘉兴市南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