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聚力“四美”发展擘画县域风貌样板区山海共富新图景 |
||||
|
||||
近年来,温岭市以石塘-松门“好望海滨”县域风貌样板区创建为契机,结合石塘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长三角滨海旅游首选地,释放“向海图强”的强音,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依托山海相融资源禀赋,全面深化环境整治、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积极培育特色业态,加快文旅体全链条深度融合,持续巩固城乡风貌样板区创建取得的丰硕成果,全力打造滨海旅游新图景。 聚力打造“全域美”,激活美丽湾区。制定全域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重塑人居环境新面貌。完成美丽庭院创建432户,完成节点改造提升63处,吉祥村老旧厂房区块46间民房全部拆除,通过“智能物联网+海洋云仓+移动APP”,推动海洋云仓“三色码”奖惩机制落实落地,将1300余艘所属渔船污染物“海洋云仓”交纳率纳入对渔业公司考核,目前已实现22家渔业公司协管责任全覆盖。部署和推进所辖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加快沿海废弃冷冻企业、油库、船厂等闲置资源统一收储、规划、改造、建设,目前已收储沿海冷冻企业15家。 聚力打造“石屋美”,盘活精品民宿。成立石屋保护利用办公室,带动7个历史文化村落连片实施保护性开发,打造覆盖30平方公里国内最大石屋民居集聚区。积极引导当地渔民将闲置石屋以租赁流转产权的方式进行开发,并通过“国资+”“文创客+”“原住民+”等多元开发模式引导工商资本投入,致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高端海派石屋民宿群、中国海洋民宿产业示范带。石塘石屋盘活案例入选“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典型案例,民宿集聚村海利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聚力打造“文旅美”,增添旅游内涵。聚焦石屋、生活形态、劳作方式等活态保护,发展传承大奏鼓、扛台阁、小人节等非遗文化,并通过引入“大师将博物馆”、成立中国-石塘山海文化海外驿站,探索新时代特色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目前,已连续6年举办“小人节”祈福礼活动,大奏鼓成功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石塘文化亮相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海洋民俗博物馆入选浙江省首批乡村博物馆。此外,该镇积极拓展观光游、研学游、体验游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非遗研学经济”,通过设立大奏鼓传习所、石塘陈宅展厅等多个民俗体验点,吸引游客参与大奏鼓表演、滩涂赶海、渔网编织等特色项目。 聚力打造“体旅美”,实现体旅共富。以创建滨海运动休闲乡镇为切入点,串联绿道沿线亲水栈道、海洋乐园、越野攀岩等项目,推动滨海观光“单一游”向运动休闲、竞赛观赏、健身研学“体验游”转变,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沿海运动休闲带。同时,发挥滨海休闲资源优势,最大程度释放运动休闲红利,先后承办中国·石塘首届国际瑜伽旅游文化节、全国象棋国手赛、黄金海岸跑山赛、浙江省第三届海洋运动会等高规格赛事10余场。2022年以来各类赛事项目累计参赛运动员达2000余人次,间接带动5万余人次观光旅游,网络平台直播人气峰值达7600万余人次。(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