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嵊泗县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助推实现群众住有宜居


发布时间: 2023-06-02 09:13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嵊泗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的相关精神,大力探索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坚持整体架构,统筹谋划,联动推进风貌样板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等行动,全面整合各项公共服务资源及空间场景资源,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优质化,促进未来社区从“盆景”变“风景”,全力实现群众住有宜居。目前全县4个城市社区已全部列入未来社区创建名单,惠及群众26300人左右,全域方案已完成市级评审。

以统筹整体为引导,绘就全域共美共富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编制嵊泗县城有机更新实施方案,以“八大提升行动”重塑美好品质社区,推进新老城融合发展,做好风貌文章;加强天际线轮廓优化管控,突出特色,形成山海城开阔的景观界面;全面启动全域未来社区设计,采用1+4模式(即一个全域方案+四个社区单独实施方案),按照“优化5分钟、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要求,强化城镇社区专项规划衔接落地。

二是做好文化文章。挖掘嵊泗海岛文化资源,突出海洋文化引领,结合党建宣传、邻里文化等工作,通过文旅融合赋能、优化本土文创产品,建成“蓝色海湾嵊泗海洋文化长廊”,定制文化长廊艺术LOGO,以海岛地名、海洋捕捞、海物惟错、海上诗路四大板块展示嵊泗海洋文化。

三是组织多元活动。以社区特色文化为载体,彰显文化特色,实现一社一品,形成“扬帆海滨、五彩沙河、乐和东海、阳光菜圃”四大品牌IP,今年以来4个城市社区组织各项活动152场次,约5400人次参与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生活。

以社区联创为导向,打造全域共融共享

一是县级资源下沉至社区单元。统筹15分钟生活圈内县级公共服务设施,与街道级设施合建,充分对接附近社区,实现服务设施有机补充,减少设施配套资源浪费;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社区下沉,全域提升城镇道路品质和绿化彩化品质,建成蓝色海湾滨海景观带综合性城市阳台、口袋公园5个、社区公园2个,改造完成兴海路、望海路、景海路等主次干道。

二是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依照县城“县镇社一体”建设,加快补齐城镇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短板,突出对“一老一小”群体的服务,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建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利用既有建筑植入托育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老年食堂等功能,推动落实各类公共服务和普惠服务,今年计划补短板新增公共服务设施10个,启动1个县级幸福食堂建设前期工作。

三是实施设施垂直共享。基于社区特点差异化社区服务产品,实现邻里服务设施相邻互补,全面向社会开放县初级中学室内体育馆、菜园三小户外田径场、户外篮球场、室内篮球场等学校体育场地,为未来社区建设运营提供空间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全域共享。

以数字赋能为抓手,实现全域共建共治

一是平台全域联动共享。以实现“投入节约、时间节省、效率提升、效果增强”为目标,打造政府-社区-居民三位一体全域未来社区智慧平台。通过社区数字化平台联动周边行政服务中心、图书馆、海洋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人民医院等多元县级设施配套,加强配套共享。

二是建设社区智慧服务应用。完成“浙江未来社区在线”对接,优化服务端设计,加强与线下空间、活动、服务等衔接结合等方式,完善数字社会公共服务场景,提升社区服务普惠性和共享性,实现线上全过程管理,已完成海滨未来社区数字化平台建设,今年将以海滨未来社区为底座,启动全域四个社区数字化平台贯通搭建工作。

三是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整合空间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实施强社惠民社区试点,探索形成以“市政服务+物业服务+商业服务”综合服务为运营内容,以专业运营服务商为牵头主体,社区、物业、居民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集成运营模式;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研究并制定投入激励、监管协调、长效评价的运营管理机制。(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