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住建局创新出台危旧房治理改造“新九条”,破解危房整治“三难”问题


发布时间: 2023-06-20 10:27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平阳县原有城乡自建房370705间,体量为全市第二。2022年以来,平阳县住建局聚焦整治工作中的解危难、资金筹集难、安置难等“三难”问题,出台“新九条”政策,全面开展城乡房屋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全年完成全部城乡自建房排查,整治C级危房309间、D级危房532间,实现了城乡危房动态清零。

用好“责任+激励”手段,打通责任不明晰、解危难堵点。一是构建责任闭环链条。成立工作专班,全方位建立自建房屋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主体负责、政府牵头、分类处置、解危优先”原则,形成党委、政府抓总、住建部门牵头、行业管理部门协同、乡镇基层组织末端落实的齐抓共管局面。二是实行实体解危激励政策。以经济补助等手段,加快推进实体解危进程,对原拆原建的D级危房给予最高2万元的拆新建补助,并由政府提供临时周转房或发放每户每月10元/平方米租赁补贴等形式,解决部分等待观望、积极性不高群众的后顾之忧,实现危房户从“要我拆、不甘拆”到“我要拆、自愿拆”的转变。全县841间危房,全部实现实体解危,实体解危数全市最多,占全市总量近半。三是打通审批服务便民通道。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简化拆旧建新流程,平阳作为温州市两个“农村房屋安全使用一件事”试点县之一,全域推广运用农房“浙建事”平台,让危房户“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从审批到建房的全部流程,目前线上危房审批数为349户。在服务上做加法,针对各地建房标准、风格不一问题,与第三方市场服务有效衔接,结合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为建房户提供设计图集、技术指导和监管、合同文本等三项免费服务,每家建房户可节省成本约3000元;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农村建筑工匠线上培训新模式,培训考核通过率97.5%,居全省前列,被建设部作为典型案例推广,有效提升了自建房的质量安全。

做好“结合+转化”文章,破解危房改造资金难痛点。一是抓项目盘子融合。加大项目统筹力度,通盘谋划,对于鉴定为成片危房的,充分结合棚户区改造及专项债资金、城市更新项目融资及相关城市建设工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推动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如昆阳西直街片区属老城区,危旧房比重大、隐患多,该局将其纳入棚改项目,融资4.4亿元,大大减轻政府资金压力。二是抓上级补助争取。准确掌握上级救助政策精神,针对低保、低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困难残疾户等4类对象积极争取危房改造补助,并加快兑付。2022年共补助危旧房改造对象273户、514万元。同时,落实危房拆新建免收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放线服务费减免等政策,减轻危房户经济负担。三是抓社会力量参与。充分争取和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危房改造,例如昆阳镇垟港村总户数516户,仅D级危房就有203间,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局全力对接协调,争取本地房开公司帮扶代建安置房,垫付货币安置费用8000多万元,有效缓解政府资金紧张问题,同时结合村民自筹部分顺利启动危房改造,目前项目已完成验收并顺利交付,惠及1500多人。

出好“创新+突破”实招,攻克危房户安置难点。一是创新安置方式,拓宽临时安置渠道,完善保租房政策,将原来仅保障城镇无房且稳定就业的新市民、青年人范围扩大至覆盖城乡D级危房家庭,全年筹集6个项目、188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全省率先完成项目任务。同时转变原由各乡镇自行确定安置方式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安置标准,增加房票安置、共有产权等安置途径,满足危房户多样化安置需求。目前该局就房票安置推出“房源超市”,已有12个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二是放宽技术标准,对于原拆原建住户,原房为3层以下的可以建设3层,低洼地带可放宽至4层;允许“单改套”位置微调,对于有条件配建地下停车库且地下停车库面积超过基底面积的,给予拆建户增加一层住宅建筑面积奖励,有效引导群众积极自愿腾空房屋,加快拆建进程,切实把党委政府对危旧房群众的关心关怀落到实处。(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