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瑞安首创“易腐垃圾以奖代补”管理机制 着力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 |
||||
|
||||
温州瑞安率全省之先探索推行以易腐垃圾分类成效给予资金奖励替代传统固定补助模式的管理机制,自2022年1月启动试点以来,现纳入“易腐垃圾以奖代补”试点小区共79个,试点小区易腐垃圾收运累计1089吨,分类准确率达90.28%。 一是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瑞安市分类办组建专业考核团队,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按照“镇街发动、物业管理、住户参与、因地制宜、以奖代补”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出台《瑞安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以奖代补考核办法》,明确试点小区按易腐垃圾重量奖励,奖金经费由市财政保障,镇街统筹使用,可对物业小区、劝导员、住户进行奖励,最大限度发挥奖金投入的“几何效应”。其奖励金额公式=易腐垃圾收运总量*[(双方准确率/2)²*90%+(双方满意度/2)*10%]*1元/公斤(双方指市分类办与属地镇街)。奖金按月统计,小区每月奖励金额不高于30元/户。自试点以来,已累计发放奖励资金80余万元。 二是打造专业化劝导队伍。瑞安市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市分类办对试点小区劝导员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解决疑点等管理手段,打造一支100余人的专业化劝导队伍进行定时定点劝导,提高试点小区住户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住户养成自觉分类习惯,协同社区、物业做好入户宣传工作达3万余次。 三是建立长效化监督机制。落实由镇街每月对小区内易腐垃圾收集准确率、住户满意度进行至少2次考核,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与明察暗访保证易腐垃圾交付重量真实性、准确性。瑞安市分类办每月对小区易腐垃圾准确率、住户满意度进行4次考核,针对每日人均易腐垃圾量异常的小区,函告属地镇街进行数据核实,对于数据造假的小区,将要求扣发、停发奖励,直至退出以奖代补小区试点,督促倒逼小区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今年1—5月,瑞安市已开展覆盖考核30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97件,有力提升和保障了垃圾分类准确率。(温州市分类办、瑞安市分类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