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标准化智能化常态化打造瓶装燃气行业样板


发布时间: 2023-06-25 11:47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瓶装燃气行业既是民生事项,也属安保危化实名登记和严控管理范畴。近年来,平湖市着力破解转变传统瓶装燃气企业管控能力弱、从业人员素质低、硬件设施点多体小隐患多的困局,全面实施场站标准化、管理智能化、治理常态化建设,建成全省首个水埋式液化气储罐,在嘉兴地区率先完成瓶装燃气企业规模化改革,首创燃气云台账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首个瓶装燃气行业党组织,打造了瓶装燃气行业“平湖样板”,住建部、省建设厅来平开展了专题调研。

规划引领,重塑瓶装燃气行业站点布局。一是全面开展提档升级。打破坛坛罐罐,整合瓶装燃气资源,对原有的3家瓶装燃气公司通过淘汰关停、迁建提级核减至2家;将原有的25家存在防火间距不足、硬件设备不到位、安全隐患易出现等问题的“低、小、散”型三级供应站通过减量合并、升级提档为标准化设计建造的一、二级供应站,减少安全隐患点,进行集中重点管理。二是合理排布供应站点。结合瓶装燃气行业发展趋势,将2个储配站、7个标准化供应站按地域范围、人口数量合理分布在八个镇街道中,打造独具平湖特色的瓶装燃气站点“2+7”布局。“2”为两家储配站,承担一级供应站功能,分别向各镇街道供应站点配输、回收瓶装燃气;“7”为各镇街道的标准化供应站。三是创新投建管运模式。供应场站的建设任务由各镇街道根据布点规划和专业燃气设计院出具的图纸负责建造实施,并以国有资产拍租的形式,将使用权租赁给市内具有资质的瓶装燃气经营公司。承租公司完成场站网络监控布点、反恐怖建设布防后投入使用。建设运营模式的创新使用,减少了企业前期投入,缩短了场站建设周期,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数字赋能,实施瓶装燃气行业智慧管理。一是实施安全化配送。建立平湖市瓶装燃气信息化监管调度平台,利用GPS系统,实时掌握80余辆送气车的位置情况,平台接到用户购气订单后,通过系统直接向离购气地址最近的送气工派送任务。升级配送模式,取消自提,实行统一配送,既方便了百姓用气,又保障了瓶装燃气的配送安全。在实施配送安全化服务的同时,每配送一次,要求送气工同步开展安全用气宣传和安全检查,进一步实现了入户安检全覆盖。二是增强内循环管理。依托嘉兴市瓶装燃气监督管理平台,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启用钢瓶大周转模式,实施燃气流转钢瓶“二维码”监管,建立“蓝、黄、橙、红”四级安全自动预警机制,全面加强气瓶建档、充装、存储、配送、销售、使用、检验、报废等全过程数字化监管。目前全市2个储配站、7个标准化供应站全部使用气瓶核验进行业务流转,实现约27万个流转钢瓶、8.4万余户全覆盖,日均核验数约7370个,核验通过率99%。三是规范数据化台账。首创燃气云台账智能化管理系统,由国内专家审定,制作标准模板,设定更新频率,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安全生产目标和投入、隐患排查和治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等全部转变为电子台账,实现台账的精准化、集约化、统一化管理。依托云台账智能化管理系统,监管部门可实时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情况,随时开展执法检查,指导企业安全管理等。

重点推进,落实瓶装燃气行业长效监管。一是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一方面,依托燃气工作专班,强化与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多方联动,重点对天然气门站、供应站、加气站以及餐饮店等场所开展安全检查,今年以来已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7次,累计排查各类重点场所684家,发现并整改隐患76个,立案处罚7起。另一方面,全面组织燃气企业对住宅小区燃气管道、调压站、燃气热水器等重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截至目前已排查小区314个、12890户,发现各类重点隐患223个,已完成整改185个,整改率83%。二是全面推进燃气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城镇燃气管道新建及更新改造,近年来,建成了浙江省首个水埋式液化气储罐,累计新建燃气管道586.3公里,改建燃气管道19公里,完成瓶改管131家,6月底前将完成平湖天然气LNG气化站建设,7月底前完成1.6万户瓶装燃气居民用户金属波纹管更换工作。三是持续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成立嘉兴市首个瓶装燃气行业党组织,设置14个便民服务点,提供燃气业务咨询、受理,燃气安全宣传,免费更换软管、免费安检等系列便民服务活动,同时,通过电视网络媒体、上门宣传、社区摆摊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燃气应急演练6次,累计推送安全用气短信15万条,发放安全宣传单5300份。(平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