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强化联动 多点突破 全面提升小区综合管理水平 |
||||
|
||||
今年3月以来,湖州市坚持多元联动、问题导向、闭环管理,系统推进中心城市小区环境与管理整体提升,实现综合蝶变。 多方联动谋共建。横向纵向多方发动,团结各方力量,从部门、层级、元素等三个方面联动,谋求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一是多部门联动。市文明办明确攻坚整改方向,市建设局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和督查小组,出台《关于湖州市中心城市小区环境提升攻坚行动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市卫健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消防支队分别出台了各自的专项行动方案,抽调精干力量开展行业指导、进行实地督查,紧盯问题整改。二是多层级联动。构建专班-区县-街道-社区-物业企业的“五级联动”工作体系。市级专班对752个小区建立网格员管理制度,以街道社区为单位,每个网格员负责近20个小区,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区相关部门负责辖区所有小区统筹推进,街道联合国有物业主要负责老旧小区、安置小区,社区牵头协调物业、业委会、开发企业等各相关主体负责商业小区,村社负责自建房小区。三是多元素联动。将小区环境整治提攻坚提升行动与文明城市创建、“两美”创建、城市有机更新、垃圾分类、大物业试点等工作有机整合,并联推进家园支部、红色物业、网格化管理、小区执法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4个,创建美丽小区67个。 多点突破解难题。拒绝墨守成规,从方式方法、重点环节上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将难题逐一破解。一是源头突破,解决资金问题。通过“财政保障一点、企业自筹一点、居民支持一点”三个一点的方式,有效破除资金缺口。中心城市预估投入保障资金达2.6亿元。截至目前,吴兴区、南浔区、南太湖新区、城市集团已分别投入2000万元、2000万元、1700万元、2600万元。二是方法突破,解决督查问题。创新提出“六个一”工作方法和“三色晾晒”进度管理法。围绕四大责任主体、七大整治内容制定“一地一策”整治方案,建立“一小区一台账”,对四大主体落实情况每周实行“红、黄、绿”三色晾晒,营造比拼争先氛围,以高压态势推动专项行动落实。截至5月30日,绿色小区376个(完成整改),占比50%;黄色小区55个(内墙皮和毁绿整治均已完成,其余5项中有1项或2项未完成),占比7%;红色小区321个(内墙皮和毁绿整治中有一项未完成或其余5项中有3项以上未完成),占比43%。三是分类突破,解决难点问题。针对难点小区进行实地走访、分类分析和多方协调,根据其特点进行突破。如吴兴区从停车管理入手,都市家园、东湖家园小区先行垫资330余万元进行停车位改造,新增停车位1100个,并租给业主以缓解停车难,破解毁绿问题。南太湖新区针对拆迁安置小区毁绿种菜问题,没有延用老办法、一刀切,在仁皇佳苑小区进行绿地规划,通过统一划分、统一管理方式给居民划地种菜,既尊重了居民习惯又解决了随意毁绿的混乱现象,既解决了居民长期抱怨又保持了环境整洁。 多元统筹创成效。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发挥政府、物业、基层组织、群众的能动作用,保证攻坚行动出实效。一是统筹显绩和潜绩,推动“政府有为”更多转变为“群众有感”。依托物业闲置用房,开展睦邻社区活动,提供“三点半课堂”少儿托管、开办老年食堂及订餐服务等,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关键小事”,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南太湖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延时服务”,延时至工作日晚八点半和双休日白天,有效破解“上班没空办、下班无处办”的难题。二是统筹局部和整体,推动“单点突进”更多转变为“合兵攻坚”。始终坚持在统筹中谋划全局、协调推进、重点突破,做好点面结合的文章,找准厘清工作的结合点、发力点,实现事半功倍的整体效应。总结先进做法经验,在同类型小区中进行推广复制,如以停车难问题,吴兴区在龙泉街道华丰二社区、竹翠苑小区等进行推广,获得较好效果。三是统筹当前和长远,推动“运动整治”更多转变为“标本兼治”。注重标本兼治,从根源处解决问题,避免以往“运动式整治”的弊病。如,针对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的问题,坚持以物业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按照“先修、后接、确权、缴费”的思路,排出安置小区基础维修和确权办证清单,达到市场化物业承接要求后,分批推向市场。采取“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缴一点”方式,引导安置户自主缴费,切实增强市民意识。四是统筹管理和治理,推动“基层难、群众看”更多转变为“基层愿、群众干”。坚持“全委统筹、街道领办、村社落实、全民参与”,坚决不当“甩手掌柜”。如,针对各类小区的复杂情况,强化分类施策、精准破题,不盲目搞大呼隆、一刀切。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和基层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下决心拿出真金白银,开展老旧小区整治和安置小区设施维修,为实现常态有序管理奠定了基础。坚持治理端发力,深入开展“环境转变、作风提升”行动,进一步提振村社等基层组织的精气神,影响和调动村社居民的共同参与,使小区攻坚提升工作真正做到“形神兼备”。五是统筹实干和创新,推动“点上盆景”更多转变为“面上风景”。注重创新,以标志性点位打造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如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整体推进33个老旧小区改造,针对部分老旧小区原有体量小、公共设施配置薄弱等问题,整合联建“未来社区”,建成社区健康小屋、城市手工空间、社区食堂等9处公共活动区域,精心打造“邻里、治理、健康、教育、服务”五大场景,实现了服务升级、生活增值。(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