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全省率先探索物业智治 构建基层自治新格局 |
||||
|
||||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解决业主对小区品质需求与物业服务之间的矛盾问题,温州市探索物业智慧化治理形式,有效破解党组织领导力弱、小区业委会组建难、物业服务标准低、业主参与管理少等问题,全面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力促红色堡垒更牢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新路径,开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指导物业服务企业规范“红色阵地”建设。 一是组建红色队伍。积极发挥小区党组织作用,大力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同步扎实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鼓励、支持、引导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党员业主通过法定选举程序进入业主委员会,组建一支战斗力、组织力更强大的红色业主代表队伍,弥补以往业委会整治功能的空白。 二是注入红色力量。开展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在职党员到小区党组织报到、亮明身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探索小区党组织统领业委会和物业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把小区党员积分制度体系同步给组织,作为党员在单位评优、评先、工作任命及在小区参选业主委的参考依据之一,有效提升党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积极性,让“工作在单位、生活在小区、奉献双岗位”成为常态。 三是开展红色活动。开展红色物业进小区活动,举办小区童心向党绘本课、党旗飘扬红军包手工课、夏季红色电影进小区等各类形式活动,以实际行动营造党建引领物业的小区氛围。通过派驻“邻里服务团”,配备社区民警、和事佬等治理力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常态化联系指导小区工作。以苍南县为例,协调解决环境噪音、占用公地等邻里纠纷300多件。 政府引导,助力小区治理更精细。深化改革、多措并举,由过去单中心的政府主导逐渐向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共治转变,建立起符合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社区治理体系。 一是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创新开发“舒心住E管家”物业数字化建设项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物业参与、居民自治“四方联动”。平台具备多个端口,包含32项功能,可满足不同主体的使用需求,政府可以实现线上监督,管理物业服务;业委会可以实现线上表决,提升工作效率;物业企业可以实现线上管理,优化服务质量;小区业主可线上下单,满足民生需求。平台试运行以来,苍南小区物业服务投诉量同比下降33%。 二是多方联动,打造乐园。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社区党组织对业委会的指导把关,紧密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多方联动,并开展组织联建、服务联动、难题联解、活动联办、实事联抓等“五联”行动,大力整合下沉资源,在几个小区错位建设儿童游乐区、百姓健身房、妇女儿童驿站等“学习、成长、共享、颐养”四大乐园。截至目前,已开展摄影、烹饪、插花、养生等各项活动100余场。 三是增强意识,参与自治。党员率先,多方宣传发动,强化业主主人翁意识,用数字化手段突破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提高业主参与信息公开、在线议事、在线投票、在线表决等事项的便利度,减少业主参与小区事务耗费时间和精力,并且保证了数据真实,有效提高业委会决策效率,解决业主大会召开难、换届选举难、小区议事难等诸多老大难问题,又进一步推动了小区业主参与的积极性。 全面督导,保障物业服务更规范。进一步规范物业小区管理活动,用好质量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保障物业服务更加规范。 一是多方参与评定,确保考核公正。分别由住建部门、乡镇政府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对物业企业服务质量进行打分评定,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权威性,并将年度评定结果记入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二是用好考核结果,培育优质目录。加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将物业服务履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重要因素和合同履约的考核依据,对各企业综合评定得分进行排名,通过有关新闻媒体向社会及时公布考评结果,对服务优、星级高的物业服务企业,在招投标时予以优先考虑。 三是施行退出机制,倒逼转型升级。对星级评定为一星级的物业服务企业,将该企业的不良信息纳入全省物业企业信用信息统一管理平台,并抄送给该物业小区所在乡镇(社区)、业主委员会或建设单位,建议对该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期满不再续聘处理,以倒逼物业企业转型升级。(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