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三措并举全方位助跑执法效能提升


发布时间: 2023-07-18 09:3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今年以来,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政务公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持“畅通渠道听民意”“规范执法受监督”“包容开放树形象”,全方位助跑执法效能提升。

畅通渠道听民意,助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一是畅通“随手拍”反映渠道。在“兰精灵”和“e通兰溪”APP上线运行“随手拍”功能,引导市民随时动手“拍一拍”身边遇到的市容环境、公共设施等城市管理方面问题,采取“线上交办-线下处置-及时反馈”方式实现问题处理闭环,并实时公开问题办理进展。2023年以来,累计受理“随手拍”问题共300余件,已全部办结。

二是畅通热线反映渠道。88396310城管热线是服务群众、解决群众诉求的重要平台。通过热线了解群众“关注点”,找到城市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坚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原则,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切实回应解决群众举报。2023年以来,共受理投诉、咨询等问题2100余件,办结率100%,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畅通线下咨询反映渠道。与群众面对面是服务群众、解决诉求的“第一线”,各辖区中队结合值班值守制度创设“前台大厅岗”,确保群众“上了门”“找到人”“办了事”,做到热情接待,即时办理、精准反馈。

规范执法受监督,助力执法改革质效提升

一是“信息栏上墙”监督事前公开。局机关、各中队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公开职责范围、人员信息、执法程序监督途径等事项。同时,还通过城区各社区公开栏、各垃圾分类亭公开栏、路段责任牌等形式,公示所联系的责任人员和投诉反映渠道。

二是“市民监督团”助力事中公开。由兰溪市委宣传部、兰溪市“六城”同创办面向全市公开招募成立的市民监督团,以“听、访、看”形式不定期开展监督活动,及时反映了解、收集到城市管理有关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三是“行政行为码”监督事后公开。自“行政行为码”推广使用后,行政处罚案件立案后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和条形码,当事人可通过浙里办扫码查看电子处罚决定书等相关文书内容,了解自己所违反的法律法规、所受到的处罚内容及相关执法流程,实现行政处罚案件一键扫码可查。

强化作风树形象,助力民生服务能级提升

一是强化一线宣传发动。聚焦垃圾分类、渣土治理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通过“线上发动”“线下培训”等形式做好相关领域的信息公开和指导服务。今年以来,结合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为在校师生、垃圾分类监督员等群体开展线下宣讲培训累计80余次,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宣传300余次(其中金华市级以上媒体采用100余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公开。将审批事项流程图等服务指南,在“线下”审批窗口和浙里办等“线上”渠道进行公示公开,并及时更新和完善,提升行政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做到政务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公开,充分保障办事群众知情权。

三是优化微公园布局建设。这两年,每年新增一批“口袋公园”成为兰溪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见缝插绿、造景添彩,结合市民居住区周边地域现状、历史、人文等因素,融入不同文化元素,同时合理配置绿化苗木花卉,形成“一园一品”的独特韵味,不断提升兰溪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至今已建成20多个“口袋公园”,今年还有10个在建,扮靓城市街角的同时实现“出门见绿,开窗见景”的美好愿景。(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