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凸显矾矿特色打造矾都矿乡风貌区


发布时间: 2023-07-26 16:5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矾山南宋矾都矿乡位于浙南边陲、浙闽边界,区域面积119.1平方公里,人口5.78万人,拥有储量丰富的明矾矿藏,已探明的约2.4亿吨,占世界的60%、中国的80%,素有“世界矾都”之称,曾是典型的工业集镇。近年来,矾山南宋全面围绕“文化立镇、旅游兴镇”的转型发展定位,高举“申遗”旗帜,不断推进工业旅游事业发展升级。在这些年的发展中,逐步蜕变为浙南边陲一座最具特色的工矿旅游美丽风貌区,实现了城镇形象的精彩蝶变。

强化治理、推动升级,打造山水兼容、生态特色的矿乡风貌区

开展矿山整治,做到还山以绿、还天以蓝。面对过去数百年采炼矾历史对镇域的影响,矾山南宋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种植珍贵树种10800亩,抚育彩色健康林3500亩,城镇植被覆盖率突破70%,因此,矾山镇也陆续获得了“省级森林城镇”、首批“国家级森林村庄”“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等荣誉。另外,矾山镇依托矾都风貌区内3处国家级以上地质遗迹、57处省级地质遗迹、285处矿业遗址遗迹,在2020年矾山南宋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以来我省首个获批新建的国家地质公园,成为矾都矿乡由工业镇转向文旅镇的标志性里程碑。

开展污水治理,做到还溪以清、还水以美。此前,矾都矿乡地下管网多为本世纪初甚至是上世纪末的标准制造的,在历经多次的修补、改道后,管网分布错综复杂,管内淤积、过水能力不足。因此,近年来,矾山镇投入近9000万元完成城镇污水管网和自来水管道改造提升,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效提升城区范围内截污纳管能力,结束污水直排入溪的历史。此外,矾山镇还投资5000万元,完成矾山溪、古溪、南宋大溪等7条河道治理,彻底消除矾浆、污水对溪水的影响,全域水体水质消劣成功,主要水体连续6年保持Ⅱ类标准,顺利创成“省级污水零直排区”示范镇,并获评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

开展环境整治,做到以洁靓城、以净治城。矾山镇扎实践行“看不见垃圾”行动,以拆整结合推进全域环境综合整治,投入371万实现城区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动员各村居党员、乡贤、群众通过众筹方式筹集专项经费140万元,有效激发村居干部和党员群众参与的获得感和主动性,城镇垃圾桶覆盖率、撤桶并点率达100%,成功创成“国家级卫生镇”和“省级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其中,南宋920年苍南树王下20年房屋拆除经验,得到央视新闻周刊4分钟的专题报道,并获得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先后报道20次,点击量超百万。

深挖文化、保护申遗,打造原汁原味、更显风情的矿乡风貌区

全力做好遗存保护。福德湾是矾都风貌区的发源地,曾是矿业生产的主产区,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迹。2015年以来,矾山镇累计排查矿产遗产建筑80处、核心保护区典型建筑21座,先后实施了三期古民居修缮工程,对风化池、堆料场等矿产遗产进行修缮加固,对石宫、老街两侧等核心区典型建筑进行文物修复保护,使近现代工业遗产与乡土建筑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成为矾都的独家记忆。福德湾先后于2013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2019年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本月,福德湾村更是作为苍南唯一案例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千万工程”示范案例,将在全国进行推广。

提速矾矿申遗进程。矾山南宋立足于650的工矿文化本底,日夜兼程、十年如一日地推进申遗工作,目前《矾矿遗址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矾矿遗址保护管理规划》两份重要文本已通过省文物局评审,下一步将与福建福鼎、安徽庐江合作,以“明矾工业文化”为主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在注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矾山镇也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十年以来,累计培育“矾塑工艺”“矾山肉燕制作工艺”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创成“省级文创街区”一条。其中矾山镇大力引领肉燕产业发展,与苍南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成立矾都肉燕培训机构,培养了数百名肉燕实用人才,并将众多肉燕加工作坊引入集中的产业园,规范引导产业发展。现如今,矾山借力工矿文旅发展,以肉燕美食招待八方游客,为超过5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矾山肉燕全年产值已超2亿元。

拥抱文旅,全力转型,打造工业主题、工矿内核的矿乡风貌区

用“矿”的优势打造“体验”环线。矾山镇以鸡笼矿山为核心,完成312矿硐休闲观光区一期、二期改造工程,建成矾都印象灯光夜景等城镇地标,投用“矿工列车”“vr挖矿”“平硐探索”等特色体验项目,构建起以矿区矿硐旅游为核心的“三线一道”旅游环线体系,2022年游客总人数突破120万人次。也凭借不断的旅游发展,去年矾山镇在全浙江30余个工业旅游基地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目前,矾山镇正在与浙江那云文旅开发有限公司洽谈合作,预备进一步推动开发珍贵矿硐资源,让其成为矾都矿乡风貌区的点睛之笔和亮点所在。

用“馆”的资源发展“研学”经济。矾山镇充分挖掘本地文化特色,改造沿街厂房,打造了奇石馆矿石馆、矾矿博物馆、矾客工厂等一众颇具特色的体验中心,累计获评全市唯一“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浙江十佳研学旅行目的地”“全省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等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十余项。结合正在推进的化石馆、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博涛数字体验馆等,即将进一步扩大规模,预备打造浙江最大的博物馆小镇。

用“拍”的特色培育“幸福”经济。“拍拍矾山 幸福平安”,矾山镇创新在风貌带建设中注入幸福元素,并结合当下最受市场欢迎的青年产业和婚庆产业发展需求,有机改造老供销社、矾矿沿街旧厂房等40余间,优化提升美丽商铺142家、美丽庭院274家,完成工矿+幸福的外立面景观试点改造,以青年文化和婚庆文化创新,积极打造幸福旅游IP,培育以婚庆产业为龙头的幸福产业,面向全国推出各类婚庆拍摄主题,发展婚庆、幸福主题旅游等产业上下游,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打造“幸福产业集聚区”。今年五一期间,室内婚纱摄影基地迎来惊艳首秀,5天内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为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提升能级,凸显风貌,打造景在城中、景城一体的矿乡风貌区

进一步突出工矿风貌。矾山镇坚持“工业风、矿山情”的打造理念,投入1.5亿元改造城镇风貌,不仅布局了更具“矾特征”的“滨水栈道”、矾都印象灯光夜景等等多个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城镇地标,更是结合原有布局,在主要街道设置了21个城镇节点并在街头巷尾辅以40余处小品,将工矿风貌凸显得更加淋漓尽致,2020年矾山、南宋2镇分别入选首批“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省级美丽城镇达标镇”。

进一步突出乡贤特色。矾山、南宋是“中国矿山井巷之乡”,两镇有近3万的劳务输出大军在外从事矿山井巷工程,承包了全国近70%的有色金属矿开采,带动家乡经济蓬勃发展,仅2022年就为苍南纳税超过4亿元。为了进一步凸显矿山井巷乡贤文化,矾山南宋两镇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打造文化地标——矾都广场、井巷业小镇客厅、总部经济大楼、埔坪乡贤馆等特色建筑,在民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与矿山井巷人的感情纽带,让乡贤文化成为矿乡风貌带的精神内核之一。

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近年来,矾山镇累计投入6647万打造“世界矾都·休闲观光”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带全长17公里,自东向西横贯镇域,沿线分布有埔坪未来乡村和内山、嘉祥等多个A级以上景区村节点,同时在232省道周边不仅完成沿线路灯亮化和线路梳理17公里,改造房屋立面1092间,建成美丽庭院420个,此外还进一步提升“石浪花海”等有着工矿元素的景观节点和休憩平台11个,进一步彰显了风貌与品质。(苍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