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住建局红色领航高质量发展 打造四大“红色阵地” |
||||
|
||||
温州市住建局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守好“红色根脉”主题主线,以“党建强、业务强”为目标,把“党建促城建,城建强党建”理念全面融入机关党的建设中,助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红色工地”,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紧紧围绕省建设厅“一年新突破、二年大提升、三年走前列”的总体要求。自2020年开展“优秀红色工地”评选工作以来,温州累计向省建设厅推荐“优秀红色工地”13个,先进企业2家,先进单位1家;累计评定市级“优秀红色工地”66个,先进企业12家,先进单位5家。全市15个县(市、区)已创建 “红色工地”532个,建立基层党组织507个。2022年,温州两项案例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红色工地”优秀典型案例。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在创优争先中的作用,推进党建联盟共建、成立党员突击队等模式,有效促进安全施工和建设品质提升。2022年,温州共创省级标准化管理优良(示范)工地50个,市级标化工地221个,获钱江杯优质工程16个。 创新“红色物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强社惠民”省级改革试点为契机,将党建工作与物业行业管理深度融合,成立温州市物业行业党委,将物业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如执法、市监、公安等部门)、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流动党员党委等党组织纳入行业党委,协同共治,解决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聚焦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治理这个核心问题,印发《党建引领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共治行动工作方案》,从制度上赋予社区党组织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地位。深化社区“大党委”建设,如鹿城区整合1227个网格、198个社会组织等纳入小区治理,在社区开辟红色议事厅,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2022年全市共创成30个省级“红色物业”项目,建成上线温州市物业“两金”智慧监管平台,针对业主关注的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小区共同事项表决等问题,推出住宅物业保修金实行银行保函政策,解决房企保修金交存资金压力大等难题。 引领“红色风貌”,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共富场景。以打造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新时代富春山居图”为目标,充分挖掘温州地区红色文化,助力共同富裕。以“红色+绿色”为主题,谋划并打造“果蔬正当时”党建助农品牌,促进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大幅增长。如平阳文旅项目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该地坚持促进村民创业就业原则,提供就业岗位约50个,一年人均创收近5万元。守牢红色遗址根脉,聚力将珍贵的红色地标串珠成线,集中力量打造全省红色资源集中度较高的红色高地。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成功入选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获授省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浙南(平阳)抗日革命根据地旧址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全市19个风貌区入选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数量居全省第二。 打造“红色窗口”,努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将“建设红旗窗口、争当服务先锋”主题活动与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紧密结合,积极开展“红旗窗口”创建活动,以创建党建品牌推动构建党建、业务、服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企业投资项目极速促产2.0版,推进建设项目监管验收服务集成改革,全年投资在线3.0办理联合验收项目100个以上。围绕建筑许可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实施全过程“网上办、零次跑”,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标。全面应用政务服务2.0,实现一网通办率、“一次不用跑”指标和网上办、掌上办实现率100%,网上办件比率超过90%。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继续实行房地产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审批,严格执行全省“资质清爽办”有关规则,及时有序审批各类企业资质,有效预防办理效能风险。(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