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以智慧赋能破解基层治理效率难题 构建美丽城镇综合治理现代化 |
||||
|
||||
今年以来,湖州市坚持以统筹城乡格局为根本,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为背景,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持续提升美丽城镇基层治理新效能,全过程构建美丽城镇综合治理现代化。 “小网格”汇聚“大能量”。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探索构建“党组织引领、多元化参与、网格化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落实责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实施支部认领项目,党员“联网包户”,将门前三包、美丽庭院等作为重要考评内容,以支部为单位分片认领、村民相互评比等形式,强化村庄环境长效保洁责任落实。如长兴县李家巷镇出名的粉尘坞蝶变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六大主题公园”、党建示范带等景观的“青草坞”;泗安镇的闲置荒地成为集休憩、娱乐、健身、儿童游戏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休闲公园特征的城镇综合性公园。 创新机制,形成多元参与格局。在全国首创“生态绿币”激励模式,以生态绿币融入社会多元化治理微改革,加速美丽城镇建设进程。公众通过参与治水、垃圾分类等环境整治行动,获得奖励绿币并可兑换绿色农产品、日常用品。为全面激发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热情,与农商银行签订协议,推出“绿币”信用贷款试点,对治水积极、热心公益的村民配比5万元到30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实现了政府搭台社会助力群众唱戏的全民治理新格局。德清县自“生态绿币”奖励机制启动以来,社会群体与生态建设在逐渐实践和完善中形成“绿色闭环”,累计为民众兑换“生态绿币”420万枚,惠及群众2万人。 注重服务,增强百姓满意程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充分发挥网格员“一线哨兵”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日常需求,广泛开展“敲门行动”“送暖行动”“清洁行动”等服务活动。南浔区善琏镇精准掌握网格内群众的家庭结构、个人特长、从业情况、及出行动态,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掌握思想状况、促进邻里和谐。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做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里办,用微服务抚众人心,创造有人情味的社会服务新格局。 “数字化”释放“高效能”。以基层数字化治理中心、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为圆心,依托“数字乡村一张图”,对接“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数据接口,导入“人地事”自选信息。 加强“天眼”巡察力度。提升全域全景、即时分析的数智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基层治理。德清县在全省首创“河湖体检”新制度,筑起水环境“反弹墙”,以基础、水文、水质、生态、管理、病史等六大类18项体检指标对河湖进行全面体检,让水体状况量化显示。实现河湖日常管理有据可查,“一河一策”编制有档可依,河长交接有文可交。全面提升水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推动美丽河湖建成一批维护一批,该项制度创新得到省治水办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推进“城市大脑”向小城镇延伸。积极构建功能集成的智慧网络,积极发展民生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在交通、市政、政务、医疗、教育、警务、旅游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吴兴区实施城乡一体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实现农村公共出入口视频监控全覆盖,“雪亮”工程建设达标率90%以上;加强对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数据的采集归结与共享,整合综合治理、城市综合执法、交通管理、社区管理、市民服务等应用,加强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高质量建立城市智能运行体系。 推动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推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覆盖,全面实现群众办事“一号响应、一窗受理、一证办理、一网通办、移动可办”,同时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实现“一套申报材料,多部门同步审批”目标,大幅缩减项目审批周期,让群众的事情在最短时间、最少环节内解决。 “集资源”破解“新难题”。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凝心聚力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责任下沉,打造各类调解品牌。整合社工站、幸福邻里、养老中心等服务载体,吸纳志愿服务团体,不断将阵地前移、服务前移。德清县打造心灵暖屋、“德清嫂·春风化雨”等工作室,将党群治理服务延伸到小区,打造了“邻里关爱、聚集合力、里外同治”的零距离品牌。如下渚湖街道创建“言和堂”调解品牌、“三治堂”实体运作平台,2021年以来,已开展常态化巡逻检查6.3万余次,解决矛盾隐患4.2万余个,解决群众求助1.7万余次。新市镇推出“红色跑小二”服务制度,在保障集中办公所需人员的基础上,明确75%以上的社区干部必需下沉一线办公,以“红色跑小二”的身份服务社区网格,定期开展“红色跑小二”月度评星定级,实现干部的服务实效最大化,对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议,营造党员干部互比互学浓厚氛围。 注重引导,切实提升青年“三感”。通过引导、组织青年深度参与乡村发展建设,增强其责任感、激发使命感、提升效能感。安吉县注重青年人才社群运营,建立O2生态文化圈,组织迷笛音乐周、行走的音乐课、沉浸式手作体验、大地书房、大地画室、“抠搜”生活方式分享等活动,为青年人才培育精神文化空间;通过飞盘社、音乐社、咖啡社等生活兴趣社群组织与创新的公共社交活动,让青年人才建立归属感和信任感,构建共建共享的社群关系。 营造氛围,激发群众共同参与。全面落实联网包户责任制,深入推动网格自治、门前三包,调动全民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维护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长兴县通过“有间茶馆”“红色坝头”“驿家亲”等三十余个网格工作点,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发动党员、群团等志愿者累计参与3300余人次,为村集体减少日常保洁维护费用80万元左右。目前,全县已有10000余户完成了庭院改造。(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