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建立推行“街长制” 让城市治理走向“街长治”


发布时间: 2023-08-15 16:0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打造精品为“圆心”,以提升品质为“半径”,建立推行“街长制”,探索画好“一街一管家”的城市治理“同心圆”。“街长”是指一街“管家”,主要工作是对一路段街面管控、环境卫生、人行道停车秩序等方面实施全面综合管理。“街长制”将城市精品街区分片划段,包干包管,以各中队一线执法人员作为核心基础,“1290”行动“快整”队为支撑,机关科室为补充,建立“街长负责、行动队协调、机关监督”的三环工作机制,实现“网格化”精细管理。截至目前,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县建成区25条街道、巷道划分成30余个街长路段,以“一街一长”打造全域精品。

设公示、明职责 “街长制”让“事事有回应”。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城市精品街区内设立街长公示牌,标明路段、街长姓名、管理职责和电话,旨在实现城市管理从“突击战”向“阵地战”转变,确保“街街有人看、户户有人管”,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落小、落细、落实、落地,全面提升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治理水平,共建文明城市。“街长制”的推行,畅通了执法人员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全面提高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效率。把群众的事想在前、干在前。

听民情、解民忧 “街长制”打造清爽“白菜心”。今年以来,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案件回访制度,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改进工作方式。在违停类回访登记记录上,壶山商圈停车难问题排名前列。结合群众反馈,局主要负责人带领“1290”行动“快整”队广泛收集民意,经过现场勘查、周边走访、多方论证,计划取消200个该商圈周边路面车位,盘活区块内大量闲置地下停车资源。同时,由“街长”同“1290”行动“快整”队开展执法联勤,不断强化路面人行道停车秩序管理,塑造居民良好停车习惯,提升壶山广场街区现代化高品质标准。

以督促改、履职尽责 “街长制”树文明新形象。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每周督导考核,严格落实责任制,助推“街长制”提质增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树立“服务于管理之中”的工作理念,让 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综合施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街长制”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解决城市管理事务上,还拉近了城市管理者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把精细管理标准和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治理更加精准化。(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